当前位置:
强品牌 拓市场 促转型全力推动汉中茶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2023-10-23 17:17
来源: 市政府研究室
   访问量:
打印

强品牌 拓市场 促转型

全力推动汉中茶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对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市政府研究室


茶产业是我市农业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更是促就业、稳增收的重要民生产业、富民产业,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市政府研究室围绕如何加快推动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入西乡、镇巴、宁强等县区企业、基地、农户开展调研,并赴武夷山市、安溪县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调研认为,汉中茶文化历史悠久、茶产业基础坚实、发展前景广阔,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亟待聚焦问题导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精准之策推动茶产业品牌化、现代化、生态化、融合化发展,全面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真正实现一片茶叶撬动一个绿色朝阳产业,推动汉中茶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一、汉中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汉中是中国四大茶区中江北茶区北缘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也是茶文化发祥地之一。史料记载,汉中茶叶始于商周,兴于秦汉,昌盛于唐,蓬勃于宋,丰裕于明,式微于清,复兴于设市后,历经3000多年的沧桑洗礼,蕴含深厚文化底蕴。

(一)始于商周,兴于秦汉。据《水经注》《汉书·地理志》等古籍记载,自商周起,将茶叶作为天子贡品的古巴国,其主要疆域就在汉江流域。《华阳国志·巴志》载“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皆纳贡之”,可见茶饮文化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在汉中区域开始流行。顾炎武在《日知录》中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天下始有茗饮之事”,这也说明战国以前汉中地区茶饮文化早已成熟。《议茶马事宜疏》《读史方舆纪要》等均有汉中自秦汉起便作为茶马古道中心节点城市的记载。这些文献充分印证了汉中茶在历史文化进程中的厚重底蕴。

(二)昌盛于唐,蓬勃于宋。陆羽《茶经·八之出》记载,唐朝境内茶叶产地分为山南、淮南等七大区三十一州,其中列出茶区有山南道梁州(今汉中);《西乡县志·秩官志》记载“唐初,以西乡县为中心的产茶地,为亘、陵、谷广阔八百余里”,这些记载证实汉中在唐代已是全国重要茶产区之一。《宋史》载:“汉中买茶,熙河易马”“汉中茶,叶暴大,色翠黄而皴,味极苦,自少夷以至蜀人,皆喜之”。《汉中地区志》记载,宋代,官府在汉中立设茶马司,并开办西县(今勉县)、城固2处茶场,以陕、川茶与甘肃易马,时称“茶马贸易”;亦载,“洋州(今洋县、西乡、镇巴等地)、金州‘人户以种茶为’,‘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著名农史学家王民柱指出,“北宋时期,汉中作为利州路首府,管理全国十三大茶场之一,仅西乡的茶税即可购军马6500匹,茶业在汉中可谓盛极一时”。说明茶业在当时已得到蓬勃发展,并成为汉中先民谋生的重要产业。

(三)丰裕于明,式微于清。《明会典》记载褒城创立了全国最早的茶厂。《明史》中《茶法》记载:“陕西汉中、金州……西乡诸县,茶园四十五顷,茶八十六万株……以易番马”“以茶易马,惟汉中、保宁”,“以汉茶为主,湖茶佐之”。《明史》中《食货志》载:“年以汉茶三万担,易边马三万匹”。这段茶马史实说明汉中在明代的茶叶生产更加丰裕、规模十分可观,且是全国茶马贸易的中心。1595年巡察御史李楠在《议禁湖茶疏》中写道:“自湖茶行后,各自利于夹带,短贩得以盛行,甚至汉中、保宁仅止一二十引……此湖茶之有碍于汉、川也”,湖茶对汉茶造成不小冲击,汉茶产量有所下降。据《清史稿》《甘肃通志》等记载,自康熙年间官府广开牧场,大量自产马严重削弱了茶马贸易量,导致汉中等地茶叶囤积滞销,由此官办茶马日益衰落,而汉中青茶砖虽质优但价高,且不易久存,逐渐被泾阳茶砖取代慢慢走出了茶马舞台。清后期,汉中太守杨名扬做《劝桑行》道,“拔茶只为桑无税,户外催课人不扰”,此时重桑轻茶,汉中地区仅剩西乡、镇巴部分茶园,其他州县已无量产。这些史实充分反映了明清时期汉中茶业逐步由盛转衰的发展历程。直至民国年间,汉中再次成为连接西北、川北、陕南茶叶贸易的集散中心,据《西乡县志》记载,茶叶从业人员达数百人,茶行广设,当地茶业应运复兴。同期,城固、洋县在低山峡谷区域有小片茶园逐渐发展壮大,汉中茶业自此步入复兴之路。

二、汉中茶产业发展基础坚实有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有茶园1900亩,产茶50吨,西乡9家茶行联营合并成立“九如和”行号。改革开放以后,汉中茶叶生产得到较快发展,西乡县被列为全国100个茶叶基地县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全市茶园面积以年均3万亩的速度迅速增加,先后打造出秦巴雾毫、汉水银梭、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等优质品牌。进入新世纪,陆续研发出“汉山红”“汉中红”等红茶和乌龙茶、白茶、砖茶等新产品,同时,将所有品牌进行整合,全力打造“汉中仙毫”区域公用品牌,由此翻开了汉中茶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茶产业发展政策举措,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产值实现较快增长。至2022年,全市茶园面积116万亩、茶叶总产量5.57万吨、干毛茶产值92.6亿元、综合产值370亿元,均稳居全省第一。

(一)茶园建设持续加强。坚持把茶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全力推进茶园面积快速增加、茶叶质量稳步提升。至2022年底,茶区覆盖西乡、南郑、勉县、宁强、城固、镇巴等8个县区、91个镇、746个村,其中,万亩以上的基地镇32个。茶叶一产产值达44.0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5.56%。建立良种母本园及苗圃基地1200余亩,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从2012年的27.7%提高到45.4%,有58家茶园获得“生态茶园”认定、面积达20多万亩。西乡、南郑、镇巴等县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2022年度茶业百强县域”等荣誉。

(二)精深加工稳步推进。经营主体不断壮大,茶叶生产、经营及专业合作社达1948个,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66家,5家企业荣获2022年度“中国茶业百强企业”。茶叶规上加工企业92家、营业收入73.03亿元。建成茶叶清洁连续化生产线达162条,从事茶叶新业态茶企26家,获得SC认证企业192家。成立茶叶检测中心,建立汉中仙毫质量追溯系统,持续加强监管净化市场,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创新研发了汉中蜜黄、花果香型红茶、汉中白茶、茶食品、茶多酚压片糖果等新产品、衍生品30多个,基本形成以绿茶、红茶为主,白茶、黑茶、黄茶为辅的“五色汉茶,五茶共舞”发展格局,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三)销售市场不断扩大。品牌价值稳步提高,形成“汉中仙毫”“汉中红”“汉中炒青”“汉中毛尖”四大区域公用品牌,其中“汉中仙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2022年品牌价值达38.71亿元,品牌收益进入全国茶叶品牌前十位。销售体系逐步健全,在全国建立汉中茶叶经营门店1524家,覆盖13个省(直辖市)、28个城市;限额以上销售企业达24个、销售额7.73亿元;线上销售快速发展,90余家茶企建立了网上销售平台,年销售额3.5亿元。茶叶外贸加快拓展,年加工出口500余吨、总值1500余万元。

(四)融合发展成效凸显。深入开展茶文化研究,先后形成《汉中茶文化》《汉中茶业》《茗饮之道》等著作,丰富了汉茶文化内涵。大力推广“茶叶生产+体验+旅游观光”模式,相继建成西乡江榜茗园、东裕茶叶养生谷、宁强千山玉皇观等茶旅融合示范点20多个,鹏翔茶业等11条茶旅生态观光线路荣获“2022年汉中市茶乡旅游精品线路”称号。积极探索创新“公司+茶农+基地”“合作社+茶农+基地”“企业建园、农户管理的统建共享”“入股分红”等模式,带动100万人在茶产业链上就业增收致富。特别是近10年来,全市有60万贫困人口因茶脱贫、30万人因茶致富。

(五)支撑体系逐步完善。组织机构持续健全,市级层面成立汉中市茶业发展中心,各主产茶县区分别建立茶叶发展中心、茶技站、农技中心等机构,专职茶叶规划管理、生产加工、品牌推介和茶叶技术推广服务等。出台了茶叶产业链“链长制”三年行动方案,作为农业“八大产业链”之一重点打造。同时,还成立了茶业协会(联盟),加强行业自律,全力维护汉茶品牌名誉。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成立鲁成银等8个专家工作站,申请专利60余个,开展新技术、新工艺和产品研发10余项。创办汉中市茶叶职业技术学校,累计举办培训班82期,培训技能人才8000余人。

三、汉中茶产业问题短板不容忽视

尽管我市茶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破解的突出问题。

(一)发展速度放缓,效益有待提升。从近10年茶产业发展情况看,我市茶园面积、产量年均增长4.5%、9.4%,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在全省占比分别由2012年的51.3%、64.6%、57.7%下降至38.93%、46.4%、43.7%。全市生态茶园仅占茶园总面积的17.2%,大部分茶园立地条件差,茶树品种混杂,老化茶园占比高,基础设施不配套,机械化生产普及率不足10%,甚至个别茶园弃管失管,导致茶园亩均产量、产值水平较低,亩均收益远低于国内南方茶区。

(二)龙头带动不强,精深加工不够。从我市茶企业情况看,国家级龙头企业仅有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仅占茶企总数的7%,缺乏行业领军企业,尤其大中型茶企数量不多、实力偏弱、活力不足,家庭式、作坊式经营主体大量存在,茶企抱团合力“拓市场、打品牌、谋发展”意识不强。茶企自有茶园基地规模有限,茶叶种植、生产仍以分散经营加工为主,茶叶生产标准执行不够严格。茶叶产品炒青一品独大,汉中仙毫等高端茶产量偏低,茶产品深度开发和茶叶综合利用严重不足,特别是夏秋茶鲜叶利用率不高,大多以干毛茶销往外地,甚至有的未采摘直接浪费。

(三)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开拓不足。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打造等方面力度不够,导致以“汉中仙毫”“汉中红”等为引领的茶叶品牌体系市场认知度、影响力较低,与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安康富硒茶等相比,品牌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加之,市场销售体系不健全,缺乏较大规模的茶叶交易场所,众多茶企营销手段较落后、市场拓展不足,造成茶叶品质虽好但价格不高。

(四)科研能力较弱,专业人才匮乏。茶产业链中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科研项目成果少,本地适生种苗繁育滞后,茶叶新技术成果应用不够,尤其是茶叶精深加工以及新产品研发滞后。科研投入不足,部分主产县区没有试验茶园,试验场所和设备仪器不足,致使一些必要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进展缓慢。茶叶技术人员匮乏,引进的对口专业人才更少,茶企中的工匠型技能人才、善经营的管理型人才、懂品牌会销售的行销型人才严重不足,制约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融合发展滞后,链条还需延伸。茶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开发利用不够,与汉中特色文化融合不深,茶文化相关衍生产品开发创新不足,更没有转化为经济价值。三产融合发展缺乏特色和深度,茶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交流、科普教育、特色餐饮、养生养老等产业融合度不高、模式较为单一,茶博园、茶庄园发展滞后,茶旅融合精品路线、精品景区较少,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不足。茶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外地茶产业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一)武夷山市主要特色。一是“三茶”统筹推动迅猛发展。武夷山市是“三茶”统筹理论策源地,2022年茶园面积14.8万亩,产值26.18亿元,实现税收1.25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00亿元,武夷岩茶品牌价值720.66亿元,连续六年位列全国茶叶类第二名。二是壮大主体促进转型升级。实施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对重点茶企开展“一对一帮扶”,全市注册茶企业7800多家,现有茶叶驰名商标3个、证明商标9个、著名商标44件,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涉茶人员12万余人。三是科技赋能增强发展后劲。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建成科技特派员信息共享平台,仅2022年选认省级科技特派员44人、团队科特派16个,实现全市茶产业科特派服务全覆盖。紧抓茶树种资源保护、智慧茶山建设,建成标准化生态茶园10余万亩。四是融合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成功申报自然、文化与茶技艺三个世界级遗产品牌,精心打造“中华茶博园”“印象大红袍”等一批茶旅融合项目,开设数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路线,建设60余个茶体验馆、共享茶空间,打造茶旅康养之都。

(二)泉州市安溪县主要特色。一是产业链条完整。县内茶叶精深加工企业5000多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4家;茶机械、包装、器具、物流等企业规模持续壮大,新一代功能性茶产品加速开发,目前安溪县修剪机、烘干机占有全国80%市场,茶包装产业年产值40亿元,新茶饮基底茶年供应量5万吨以上。二是市场活跃繁荣。线上与阿里巴巴、抖音等头部电商合作,建设淘宝镇10个、淘宝村57个,2022年电商销售收入达80.47亿元、占全国近1/4。线下建有茶都、特产城、茶博会会展中心等三个辐射全国的茶叶交易市场,全国开设茶店网点4万多个,掌握全国50%以上的茶叶流动渠道,形成“买全国、卖全国”“买全茶、卖全茶”的供应链体系,2022年售茶20余万吨,其中自产茶仅6.2万吨。三是品牌效应明显。2022年安溪铁观音正式成为“双世遗”名牌,形成了以“安溪铁观音”公用品牌为核心,八马、日春、华祥苑等企业品牌为支撑的品牌族群,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达1430亿元,连续7年位列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四是产业生态丰富。创新“现代农业+文旅”发展模式,在全国率先发展茶庄园业态,依托知名企业建成39座各具特色的精品茶庄园,培育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每年吸引120万人次以上的“铁粉”到安溪体验消费。

总结两个县(市)茶产业发展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两地均把茶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成立了由县(市)主要领导领衔的茶产业管理机构,另设茶产业发展中心作为政府直属机构,持续出台政策礼包加大对做优茶品牌、做强产业链、做深技术研发、打造产业链的支持力度,全面系统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汉中而言,亟需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茶产业发展的信心决心,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打造品牌、拓展市场。两地均实施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基础、企业自主品牌为主体的茶叶品牌战略,政府牵头开展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主动扶持重点企业品牌,搭建平台组织企业开展宣传,持续完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体系、提升市场占有率。安溪县每年仅区域公用品牌宣传费用达1-2亿元。武夷山市在全国大中型城市和主销区建立22个武夷山大红袍推广中心,支持销售网点5000余家。对汉中而言,要把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打造作为主抓手,加快拓展销售市场,推动茶产业做优做强。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支撑、创新赋能。两地均把人才培育储备、茶科技研发作为重点,注重工艺传承和守正创新,以茶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武夷山市引入多个专家团队驻点研究,丰富当地高校茶专业学科设置,鼓励社会茶技术培训机构建设。安溪县建设3个国字号科技平台,与中科院合作发射安溪铁观音1号和2号卫星,加快智慧茶都建设,关键性技术研究领域领跑全国。对我市而言,要加大茶科技人才引培力度,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茶科技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突出特色、融合发展。两地均将茶文化发掘保护与开发利用作为提升茶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制定当地茶艺与制茶技艺传承标准,建立地方保护名录,积极开展申遗,同时深入推进多业融合发展,支持企业立足自身历史底蕴建设茶文化馆、茶庄园、茶博馆等茶旅融合综合体,积极开发茶旅融合线路,从而提升茶产业发展综合效益。对汉中而言,要深入挖掘保护茶文化遗存,充分利用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多业深度融合、跨界发展,推动茶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五、精准发力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相继出台茶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相关支持政策。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茶产业发展的重要论述,抢抓政策机遇,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汉中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品牌打造,拓展销售市场。品牌化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必经之路。我们要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化的运作走出原产地、拓展销售市场。一是加强茶叶品牌培育。巩固提升区域公用品牌整合成果,持续推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运营模式。做优做靓做强汉中仙毫、汉中炒青、汉中毛尖、汉中红、汉中蜜黄等区域公用品牌,完善授权、监管、保护等品牌管理制度;鼓励企业以区域公用品牌做背书,加强自身品牌创建,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度高的茶叶产品和企业品牌。二是强化品牌宣传推介。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推动区域公用品牌“走出去”,针对主销区大力开展茶叶品牌的宣传推广、营销策划,引入“飞地”模式,探索建设远程公用品牌推广中心,支持开设城市网点,着力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支持茶企找准产品定位,优化包装设计,丰富品牌内涵,加大营销推介,提升品牌价值,实现优质优价。三是加快完善销售体系。改造提升汉中茶城交易市场,完善展示展销、仓储物流、电子结算等基础设施,支持主产县区加快茶叶交易批发市场建设,大力发展茶产业流通、服务中介组织,着力打造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茶叶集散地。聚焦西安、成渝等经济圈,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鼓励茶企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发展直供销售、会员定制、门店体验、茶叶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不断拓展产品市场。

(二)聚焦企业培育,提升竞争能力。牢固树立“扶持茶叶企业就是扶持茶叶产业”的观念,加大龙头企业和经营主体培育,鼓励茶企升级加工能效,打造茶产业现代化加工体系。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壮大和培优培强茶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鼓励有实力的茶叶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产销集团、企业联盟,打造一批集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冷链化仓储、市场化营销于一体的重点骨干企业。二是提升茶企加工水平。科学布局茶叶初加工中心,鼓励茶企加快初制茶厂清洁化改造,推进茶叶初加工设施装备更新升级,改善茶叶仓储保鲜设施条件,提升茶叶清洁化、规模化统一集中加工、分等分级、产品包装等商品化处理能力。三是打造优势产业集群。聚焦茶产业包装设计、加工机械、品牌推广等细分领域,通过以商招商、合资合营等方式,吸引国内外涉茶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落户汉中,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力发展茶叶小镇、茶叶专业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产业化联合体,着力打造汉中茶产业集群。

(三)聚焦创新驱动,提高综合效益。科技创新是茶产业发展的动力源。要大力实施科技兴茶,以创新带动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发展,形成增长新动力。一是加速适销产品研发。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共建研究机构、科研平台、专家工作站,加大新产品科技研发力度。聚焦年轻态消费时尚、健康等新需求,支持名优茶企培育开发具有汉中特色的水果茶、冷萃茶、花果拼配茶等新茶饮和网红茶;积极开发白茶、黑茶、黄茶等新茶产品,绿茶挂面、茶糕点、茶菜肴等茶食品,以及茶胶囊、茶含片和保健品、化妆品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深化夏秋茶综合开发利用,优化茶产品结构。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化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和相关企业参与成果转化,尤其是通过技术支撑和生产示范,加快推进汉中蜜黄、花果香型红茶等新产品规模化加工、上市销售,实现茶资源高值利用。三是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市县茶业发展中心、农科所作用,借助省内外专家力量成立专家指导组,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做好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四)聚焦基地建设,推动提质增效。茶园是茶产业的基础。要在稳定现有茶园面积的基础上,提升茶叶质量效益,引导茶产业从传统“粗放型”向绿色“高效型”转变。一是加快适生良种繁育。加强本土茶树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分类建设茶树种质资源圃,深入挖掘本地优势种质资源和优良茶树单株,加快推进优良茶树品种选育扩繁,同时做好高抗、优质、特色茶树新品种选育和引进,加强与我市主导茶类相适应的茶树新品种推广,推进茶苗繁育基地建设,健全茶苗交易体系,提升良种覆盖率,培育产品新优势。二是提升茶园生产能力。推进茶园生产标准化,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增施有机肥。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茶园适度规模经营,加快老茶园淘汰、低产茶园改造,推进茶园改种换植,加强茶园道路、水利、电力和信息监测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生态茶园建设,不断扩大高标准良种茶园、绿色生态茶园面积,着力提升茶园鲜叶产量和质量。三是强化茶叶质量认证。建立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源头可追溯体系,支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低碳生态茶”和ISO、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不断提升茶叶品质。

(五)聚焦融合发展,促进延链增值。文化是支撑茶产业不断创新、年轻化发展的新引擎。要深入挖掘汉茶文化内涵,推动茶文旅等多业融合发展,着力把历史茶韵转化为富民“茶经济”。一是大力弘扬汉茶文化。充分挖掘和传承汉中茶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出茶文化精品力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汉茶品味。加强对古茶园、古茶树、古茶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强茶博馆、茶科技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推进茶叶传统制作技艺申遗,积极开发茶产品和文化衍生品。二是大力推动多业融合。鼓励支持茶叶主产县和有实力的茶企打造一批茶庄园、茶博园、茶民宿、茶空间以及生态观光茶园、茶旅精品线路、茶旅精品园区、茶旅特色小镇,大力发展“茶旅+民宿”“茶旅+研学”“茶旅+康养”等,推动茶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打造茶文旅“网红景点”,从“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入手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服务保障,着力让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三是大力发展新兴业态。聚焦“围炉煮茶”“宋代点茶”“相期以茶”等茶文化现象次第涌现,创新发展茶馆、茶点和“唐代烹茶”“明清泡茶”“现代饮茶”“心事茶饮”等消费新业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六)聚焦服务保障,推动茶业振兴。进一步加强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做好要素保障和企业服务,着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制定新一轮茶产业发展规划或指导意见,高位擘画茶产业发展整体布局。落实好茶叶产业链“链长制”,建立由市级分管领导“挂帅抓总”、茶叶产销县(区)主要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整合使用项目资金,特别是要在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方面要给予重点支持。探索建立茶产业发展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茶叶贷”“茶叶保”“茶叶担”等金融产品,降低茶企融资成本。加强“茶叶大师”“制茶工匠”等人才的选拔培养,引进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等方面的职业化、专业化人才。三是营造良好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市场监管,依法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净化茶叶市场环境。组织茶艺、评茶及茶文化创意等技能竞赛,举办茶质量评比、茶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等系列茶事活动,营造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主办单位: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民主街43号市政府1号楼1楼
联系电话:0916-2626159   传真:0916-2626195   邮箱:hzzfyjs@163.com

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6107000007
汉中网安:61230001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428号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