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好“老三线”资源 ⠂ 谋划“新三线”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构筑强力支撑——“新三线建设”思路下汉中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22-12-30 13:22
来源: 市政府研究室
   访问量:
打印

近年来,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部分学者立足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我国发展实际,提出了“新三线建设”的思路,主要是指调配引导资本、资源、人口向内陆区域发展,投放国家重大项目,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目标。这一思路与上世纪“三线建设”高度契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汉中作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具有良好的国防工业和科研基础,用好“三线建设”遗存,谋划“新三线建设”思路下高质量发展路径,对于汉中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意义重大。近期,我们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调研和思考。

一、汉中“三线建设”的基本情况

“三线建设”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从备战出发而进行的以国防工业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汉中依托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基础条件,成为“三线建设”重要承载地,也由此奠定了现代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三线建设”对汉中的历史贡献巨大。“三线建设”不仅为汉中带来新项目、新产业,而且给汉中人民带来了新观念、新思维,使汉中发展跃上新台阶。一是增强了汉中的综合实力。“三线建设”时期,中央及我省在汉中共布局84个项目,其中大中型项目62个,累计完成投资53.1亿元。先后建成阳安铁路、周城公路(108国道)、西万公路(210国道)、略阳火电厂、刘家峡至汉中高压输变电线路以及石门水库、华山沟水库、千山水库等一批交通、电力、水利重大项目。同时,部分学校、医院、商业网点相继建立,全市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程度、医疗保障等显著提高。资料显示:汉中总人口、GDP、地方财政收入从1965年的251.72万人、3.5亿元、2194万元增长到1978年的330.78万人、8.49亿元、6600万元,分别增长31.4%143%201%。二是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在“三线建设”时期,全市先后安置内迁了一大批航空航天、机械加工、能源材料等工业企业,形成了以“012”基地(由22家单位组成)为核心的航空工业,以汉江机床厂、汉川机床厂、汉江工具厂、汉江铸锻件厂、海红轴承厂等为重点的机械工业,以405813214等为重点的核工业和以略阳钢铁厂、汉江钢铁厂、八一铜矿为重点的冶金工业,以及一大批地方企业构成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全市产业结构从二产几乎为零调整至1978年的51.1:25.7:23.2,推动了汉中由传统农业城市向工业化城市转型。三是促进了科技跨越发展。“三线建设”时期,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第十五研究院等分别在汉设立科研机构,北京大学在汉中建设分校,大批产业工人和科研人员集聚汉中,企业职工人数达到25万,科技人员超过5万人,这为汉中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使汉中短时间内在高科技研发领域大踏步迈前。

(二)“三线建设”在汉布局企业(机构)发展差异较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三线建设”时期布局的企业(机构)呈现不同的发展特征。部分企业成为工业支柱。目前,全市正常经营的“三线建设”工业企业有25户,其中:航空装备制造企业13户、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3户、机床及工具生产企业2户、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企业2户,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企业、核燃料加工企业、非金属矿采选企业、金属制品企业、通用设备制造企业各1户。这些企业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引进高新技术等手段不断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同时,通过资产重组、公司制改造、军转民等多轮改制,经受住了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成为汉中工业的脊梁。2021年,这25户企业实现产值409.8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近1/4。部分企业(机构)迁出汉中。一些企业(机构)由于布点过于分散、位置偏僻闭塞、生产效率较低,为扩大规模、提升生产线水平,企业整体搬迁或总部迁至外地。譬如南峰机械、千山电子仪器、海红轴承以及国防科工委第十、第十五研究院、北京大学汉中分校等。少数企业关停或倒闭。一些企业由于观念落伍、设备陈旧、产品更新缓慢,或因政策因素关停、或被市场淘汰、或与本地龙头企业合并。譬如汉川机床厂、813厂、汉中油泵油嘴厂、汉江机床铸锻件厂等。

(三)“三线建设”的做法经验可供借鉴。回顾奋斗历程,建设者们用艰辛、血汗和生命铸就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也为汉中发展留下宝贵经验。第一,顶层设计是坚实保障。“三线建设”是在中央顶层设计、统一领导下的伟大壮举,汉中紧跟中央决策部署,大力组织地方人力、物力、财力满足建设需要,社会各方群策群力、密切配合,无条件支持建设、参与建设,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强大凝聚力,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汉中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第二,思想解放是重要引领。“三线建设”的实践昭示我们,只有解放思想、吸纳先进理念,破除盆地桎梏,将中央和我省重大方针与汉中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才能抓住机遇,放大国防企业和军工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第三,创新创造是活力源泉。“三线建设”的奋斗历程其实质就是创新创造的实践过程,建设者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断突破自我,充分利用三线企业设备、技术、人才优势,紧跟时代步伐,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积极推动产业和产品创新,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既增强了企业内生动力,又实现了企业华丽转身。第四,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三线建设”布局企业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央地融合,通过“军转民”“民参军”加快转型,使企业发展与服务地方有效结合,实现了融合发展、合作共赢。

二、“新三线建设”思路下汉中发展面临的有利契机

“新三线建设”是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使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新思路,与20世纪“三线建设”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借鉴性,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这一思路对汉中未来发展可能带来的战略性机遇。

(一)有利于汉中在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中放大自身优势。“新三线建设”思路下,有助于汉中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自然资源、产业发展等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持续放大在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方面的优势,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向内陆转移的难得机遇,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探索构建装备制造、航空配套、高新技术等国防高端产业链的全国性备份生产线和生产基地,主动分担沿海发达地区在我国经济构成中的战略承载。

(二)有利于汉中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加速承接产业转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汉中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产业。“新三线建设”思路下,能够使汉中以优势产业为基础扩大开放步伐,瞄准创新资源和高端项目,更加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用好发达地区科技、人才、物资等要素资源,在提升产业链条整合力、关键技术控制力、行业标准主导力上寻求突破,打造高端产业集聚“雁阵”,携手发达地区参与更高层次国际竞争,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形成紧密协作、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有利于汉中在彰显良好生态中增强后发优势。绿色生态是汉中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新三线建设”思路下,将有助于我市进一步坚定生态立市战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始终将生态资源作为最核心的竞争力,加强与发达地区绿色协作,加快建立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畅通转化的体制机制,努力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在区域发展中抢占新赛道、塑造新优势。

(四)有利于汉中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加快共同富裕步伐。“新三线建设”将推动高端资源要素、“两新一重”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均衡布局,有助于我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步伐,提升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构建平衡互补、共同富裕的区域发展格局。

三、“新三线建设”思路下汉中发展需把握的路径和重点

当前,我市正处于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期,“新三线建设”为汉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我们必须抓住关键,超前谋划布局。

(一)坚持分类施策,用好“三线建设”遗存。“新三线建设”思路下首要是用好“老三线”遗存的各类资源,让“老三线”的丰厚遗产焕发新光彩。一是对现存企业突出“壮大”。依托“三线建设”产业基础,大力推进工业品牌建设工程,积极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民营企业“扶小创优”培育,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使“汉江机床”“汉中工具”等老品牌焕发生机,叫响“汉机”“汉工”品牌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对迁移离汉企业突出“联络”。传承弘扬“三线精神”,强化与迁出汉中的企业保持常态化沟通联系,深度关切外迁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诚邀外迁企业回汉考察,打好“感情牌”、获取“认同感”,争取迁出的企业回汉投资或布局上下游产业,吸引人才、资金、企业“回流”。三是对关停合并企业遗存突出“开发”。对“三线建设”时期的遗产遗迹全面调查摸底,建立数字化档案,鼓励申报国家工业遗产。加强遗存遗迹开发利用,对工业企业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进行修复性设计和改造,规划设计主题公园、怀旧景点打卡地和“三线建设”博物馆、传统行业博物馆、数字智慧博物馆等,力争在“特”字上做好产业文章,在“大”字上做强规模,将“工业锈带”打造成为集城市记忆、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生活秀带”。

(二)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三线建设”的核心在产业转移、承接和配套合作,我们必须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持续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围绕构建“3552”现代产业体系,制定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和负面清单,加强与行业领先企业技术合作和市场开发,加快承接装备制造、钢铁加工、农产品加工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延展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产业组团式承接和集群式发展,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二是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围绕国内外航空市场配套需求,推动航空装备制造业与西飞、成飞等企业战略合作,全力打造“西汉蓉”航空产业带。加强与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头部企业合作,推动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西部重要现代材料基地。培育壮大传感器、数控机床、仪器仪表等产业,布局智能交通设备、工业传感器、感知系统等产业,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区,打造智慧感知之都。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智慧化;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康养等新兴业态,建设高能级数字产业集聚区。

(三)加速基础配套,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主动融入服务“新三线建设”,提升硬件设施是基础,要以交通内联外畅、能源充分供给、做优城市品质为载体,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夯实发展根基,增强对外吸引力。一是畅联交通设施。围绕建成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目标,大力实施兰汉十高铁、洋镇高速、城固机场二期等出汉出陕骨干交通项目,着力提高综合交通体系覆盖广度、通达深度和连接速度。加快构建“通道+枢纽+节点”枢纽物流网络体系,建设联通西北与西南的区域物流集散中心,不断提升汉中区位优势和综合枢纽作用。二是推动产城融合。科学划定城市功能分区,全面加快城市更新,统筹谋划沿汉江总部经济带、金融港、科创园、众创空间、楼宇商圈,着力建设产业新城、特色小镇,打造一批“人城境业”深度交融的城市综合功能区。高水平规划园区建设,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深化“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力、整体竞争力,推动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优质园区集中。三是强化能源设施建设。实施骨干电源、坚强电网工程,加强天然气管网、门站、储气调峰和调压站等设施建设改造,推进重点水源、跨流域水资源调配,建设区域战略性能源输送和储备枢纽节点。

(四)彰显生态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良好生态是汉中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汉中在“新三线建设”中最大优势所在,其关键是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做优做强生态体验、健康养老、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等融合业态,培育提供高品质食药、高端旅居、特色康养等产品和服务,使汉中成为“新三线建设”最优质的生态产品供给基地。二是抓紧抓实碳达峰碳中和。实行“碳减排”与“碳增汇”并举,规划实施一批零碳排放、碳汇利用重大项目,培育一批低碳园区、绿色企业,促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积极争取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持续扩大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走在前列,努力创造“新三线建设”新优势。三是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摸清生态资产底数,建立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吸收借鉴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试点经验并探索建立相关交易制度,建立生态资源交易平台,用好“两山资源公司”,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优质资产转化,为“新三线建设”提供可计价、可交易、可融资的生态产品。

(五)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高地。要在“新三线建设”中有所突破,必须在改革上攻坚发力,在创新上勇于突破,在开放中拓展空间。一是推动重点改革。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财税体制、投融资等改革,增强财税金融服务“新三线建设”的能力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包容审慎监管新产业新业态,建设公平公正、健康有序市场环境,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深化创新驱动。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快打造沿西成高铁科创大走廊,借势借力加快中央创新区、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环陕西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园等平台建设。大力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定向委托”等制度,开展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体化发展模式,以创新助推经济发展。三是扩大开放力度。主动融入服务西安都市圈,积极对接成渝经济圈,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加大产业承接、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力度,构建多层次开放合作格局,努力形成生产大循环、市场大配套的循环“经济圈”,共同“抱团”形成区域新优势、产业新特色和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

(六)高位统筹谋划,主动作为抢占先机。要在“新三线建设”思路下有所作为,必须提早谋划、主动作为,在借机借力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及早谋篇布局。主动把汉中发展置于全省、全国大局,认真思考研究“新三线建设”思路下汉中有什么、能够做什么,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我市产业转移承接、要素资源互补、区域协调发展、民生福祉共享等方案和行动计划,细化实化目标任务,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二是项目带动引领。主动加强重大规划和政策衔接,努力在重大规划编制、重点项目安排、重要领域改革试点等方面获得更多政策支持,谋划争取一批上下游相互关联、横向耦合发展、具有更强竞争力的优质产业类项目、“高精尖”项目落地汉中,强化服务保障,切实做到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三是建立推进机制。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根据中央政策动向及时出台融入服务“新三线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在组织保障、利益协调、激励约束、信息共享、政策协调等方面加强创新。持续改善我市营商环境,全力破解土地、资金、人才能要素难题,为融入服务“新三线建设”打好政策保障组合拳。

主办单位: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民主街43号市政府1号楼1楼
联系电话:0916-2626159   传真:0916-2626195   邮箱:hzzfyjs@163.com

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6107000007
汉中网安:61230001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428号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