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好秦巴卫士 推动绿色发展全力开创秦巴生态环保新局面
2022-09-30 17:51
来源: 市政府研究室
   访问量: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汉中而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当好秦巴生态卫士,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全力开创秦巴生态环保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谱写汉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做出积极贡献。

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的外地经验做法

赣州市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续写赣南苏区绿色华章一是织密南方屏障保护网探索实践矿山修复山上山下同治、地上地下同治、流域上下游同治的三同治模式,采取种树、植草,固土、定沙,洁水、净流等生态和工程措施,推动废弃矿区综合治理。因地制宜采用生态修复型、生态开发型、生态旅游型三种方式推进崩岗治理。按照小流域分区治理思路,采取生态化疏河理水、多元化治污洁水、生物化消劣净水做好流域治理。二是下好绿色转型先手棋开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陆续退出、关停高耗能企业,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推进工业固废、生活垃圾、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加快建设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发电,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化转型。三是奏响共建共享交响乐出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行动方案,多渠道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盘活生态资产。启动全域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创建,大力推进互联网+脐橙发展模式和龙头企业+基地+个体合作模式,打响生态品牌。将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吸纳、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参与生态项目建设、发展生态产业、加入公益性岗位等方式,释放生态红利,辐射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阜阳市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助推经济稳增长。一是持续优化环评审批程序。精简审批项目,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推行环境影响登记表网上备案等高频事项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分类推进相关评估成果公开共享,推动项目快速落地。落实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依据项目类型分类实行环评豁免、登记表网上备案、告知承诺制审批等,并将重点项目列入环评调度清单,明确专人跟踪调度,主动做好环评审批服务。二是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推进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改革,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和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实行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完善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打造互联网+监管+信用综合监管闭环,提升智慧监管、精准监管水平。三是扎实开展企业环保帮扶。推动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和工商联分别签订合作协议,搭建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平台,建立健全点对点”“一对一”“促企引商”“聚点带面四个帮扶机制,对重点企业进行环保指导帮扶,细致梳理企业环保需求,帮助解决难题。

湖州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共同富裕的绿色样本。一是建立GEP评价机制。开展GEP核算试点,对县域生态资产分布、总量、功能量、价值量等进行精准核算,开发GEP核算辅助决策系统。推出项目GEP绿色金融贷,以GEP核算量化评估项目生态效益,为项目主体和农户提供绿色金融增信支持。二是创建生态资源转化模式。聚焦园地、林地、湿地以及可供集中经营的村落、闲置宅基地、农房等生态资源,开展资源归集、确权评估、收储交易、运营反哺等全周期闭环式运营管理,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惠民富民。三是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按照受益者付费、保护者获利的原则,探索构建跨区域、跨流域、跨领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设立1.5亿元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区县之间交接断面水质达标、饮用水源地保护等生态补偿。四是打造高附加值生态品牌。深入实施绿色共富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聚力打造湖州两山农品汇”“安吉白茶等特色品牌,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促进生态产品增值溢价,助力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对我市进一步加强秦巴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全市上下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扛起秦巴生态保护政治责任,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秦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问题整治成效明显完成了589五乱问题整改销号备案,整治涉秦岭区域118座小水电,拆除违建别墅78124。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去年以来查处破坏生态环保问题498个,处理647修复治理有序推进,秦岭重点保护区现有尾矿库全部清理退出,累计关闭退出各类矿山357个,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547个,恢复面积1476公顷,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2个,37个沿汉江重点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运,5个秦岭范围水质自动站建成运行。生态保护持续加强,设立市县镇村四级林(山)长4245名,实施营造林151.52万亩,松材线虫病防控连续三年实现病死松树和发生面积双下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朱鹮增加至5000多只,细鳞鲑逆流产卵鱼跃龙门景象被央视报道。绿色发展纵深推进,组建秦创原汉中促进中心和生态产品技术创新研究院,建立17条重点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两山资源公司市县全覆盖、获银行机构授信总额达462亿元,两山转化路径探索迈出坚实步伐。但同时,仍存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大,环境安全风险隐患较高,两山转化还需加大力度,监管体系不够健全,部门合力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我们要扎实践行两山理念,把秦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完善制度、强化举措,当好秦巴生态卫士、推动绿色发展,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开创秦巴生态环保新局面,走出具有汉中特色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在问题整治上下功夫。聚焦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以及省上暗访、检查、督查等反馈问题,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盯住不放、常态长效抓好问题整改清零,并做好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持续深化五乱问题整治,紧盯问题高发区域、易发领域、频发行业,常态化开展问题排查整治。紧紧扭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督导检查、暗访交办、三色督办和有奖举报,继续打好一批标志性战役,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推进旅游景区违规建筑物(构筑物)和水源地运输安全专项整治,规范矿山开采,开展农家乐(民宿)集中整治,扎实做好小水电整治后半篇文章探索建立生态环境问题反馈和整治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推动问题反馈和整改责任落实。加强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河湖山林以及中心城区、县城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质量情况依法依规定期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在加强保护上再用力。持续用力打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大保卫战,全面落实全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我市《总体规划》,严格执行林(山)长制,持续抓好冬病夏治和重点区域涉气污染源整治,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开展散乱污企业治理和清洁能源替代,持续推进中心城区煤改气”“煤改电,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要求,深入实施“5+1”治水建设幸福河湖三年行动,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保护好两山两江生态本底。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三线一单成果应用。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加强与西安市的沟通衔接和联防联控,共推卫星遥感检测管理系统运用,探索建立数字监管等系统治理机制,配齐生态保护网格员相关设备,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污染治理能力。进一步强化生态环保执法,科学建立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实行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做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努力让汉中的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

三是在综合治理上见成效。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和治理,支持金融机构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统筹做好城市固废和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城市绿化等工作,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和垃圾分类等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留白增绿,提升城市颜值。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矿山生态修复、硫铁矿、尾矿库等专项治理,加大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废渣尾矿整治,全力建设绿色矿山。全面做好土壤固废、锰、镉等重金属污染排查,强化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深入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空间治理工程,推进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营林造林等生态项目建设,加快焦岩水库玉带河水库、略阳县城防洪体系建设以及小流域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厚植绿色本底加大生态环境类保险产品创新和推广力度,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次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预案体系,提升突发环境风险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在绿色发展上做文章。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总定位,前瞻布局创新生态链,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生态赋能型产业和绿色低碳产业,培育一批低碳园区、绿色企业。完善产业准入清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发展,加强能耗双控。稳步有序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规划实施一批零碳排放、碳汇利用重大项目,探索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和绿色产品开发,做大做强朱鹮有机、汉方药都等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实施生态+”,做优做强生态体验、健康养老、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等融合业态,打造国家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加快EOD项目申报,提升两山资源公司运营水平,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促进两山加速转化。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绿色出行,深化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五是在推动落实上聚合力。全面整合梳理中央和省、市已出台的各项相关规划政策、法规条例,推出政策包,沙盘推演秦巴生态保护工作机制,打通中阻梗,抓好各项政策法规和保护责任落实落细。聚焦秦巴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生态价值转换的新需求,强化部门沟通衔接和对策研究,及时创新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细化市级部门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夯实县区属地责任,加强市级部门和县区、镇(办)之间的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发挥群众作用,强化舆论监督,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加强各级干部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相关政策法规学习,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两山理念的能力水平。持续加强生态环保工作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实践锻炼和监督管理,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深入开展秦巴生态保护专项巡察、审计、督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从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终身问责制,强化督导考核和结果运用,倒逼职责履行,全力开创秦巴生态环保新局面,谱写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新篇章。

主办单位: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民主街43号市政府1号楼1楼
联系电话:0916-2626159   传真:0916-2626195   邮箱:hzzfyjs@163.com

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6107000007
汉中网安:61230001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428号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