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赵军
2020年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席卷神州大地,严重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安全稳定和生活有序运行。面对疫情,我们看到了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看到了中国速度、大国担当。武汉顾全大局、甘于奉献,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在应对新冠疫情实战中也暴露出一些治理堵点和缺憾,应引起各行业的思想警醒和行动自觉。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工作者,如何以人民为中心,紧盯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战略目标,规划出更健康、更安全、更具韧性的城市,结合即将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统筹新型城乡关系
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96%,两区人口达到100余万,相对集中的人口聚集度、频繁的城乡要素交换以及人口流动均会放大病毒的传播效率。良好医疗资源、较高人口密度的城市与公共卫生服务薄弱的农村有着不同的防疫短板,需要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共建共享,而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意。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留守的、空心的、记忆的家园。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按照“中心城区精品化、外围组团城市化、城乡建设同步化、沿江百里景区化”的原则,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形成“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康复回基层”的分区分诊医疗格局。家庭医生的普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第一时间进行医疗指导和介入,避免拖延或发生疫情时向城市爆发式集聚。下一步在村庄规划编制中,对老百姓在哪耕地、在哪跳舞、在哪盖房、在哪办产业、在哪看病等用途管制都要进行划定。
二、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疫情,不仅是对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考验,更是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考验。从全域看,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好“两山两河”文章,坚持“核心板块带动、便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沿江串珠发展”的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建设好卫星组团,走内涵提升之路,杜绝摊大饼外延式扩张。留足中心城区与组团间的麦浪、绿廊,形成多条风道,让城市有健康的风环境和开敞的空间。从中心城区看,要注意区域功能的完善,建设多中心的城市格局。目前,城西片区有吾悦广场、老城区有鼎鼎百货、世纪阳光等,而城东、城北、大河坎片区缺乏商业综合体的辐射带动作用。日常生活中,较大区域的流动会带来交通拥堵、车位紧缺、服务缺位等矛盾。在封城封路极端状态下,市民需要在最短距离和时间内采买生活必需品,而大范围长距离的人员流动,不仅增加暴露危险,还会大幅提升感染概率。从小区建设看,应严格控制开发强度,扩大绿地公园面积,强化休闲运动等各种公建配套设施的植入,提升小区品质和服务功能。
三、注重国土空间留白
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时指出,多留一些“没用”的地方。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一定要突出“安全城市”“韧性城市”理念,审慎编制灾害应急专篇,对城市系统体检,划定战略留白用地,为子孙后代留够空间。这些留白用地既可为城市未来发展留足弹性,又可应对不时之需,为城市应急避灾设施的空间供给提供可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占地480亩,设置750张床位,按照“大专科、小综合、应突发”要求建在远离人群的江宁区汤山街道。西安市卫生中心则结合绿地公园占地500亩,设置500张床位,建在交通便利的高陵区310国道与210国道交汇处,较好地解决了应急空间坐标问题。那么汉中的“小汤山”应当建在何处?基于下风向、高地势、交通便利、市政设施完备、远离居住区、远离水源地、远离生态敏感区等因素,汉中应考虑在大河坎镇三花石村(原益丰国际旧址)、经开区范围各预留50亩绿地公园,南北呼应,分区协作。当然,为小概率事件做100%的准备既不经济也不可持续,应平战结合,绿地内保证水电气暖等管线一次敷设到位,平时低成本维护,疫时迅速提供四通一平,搭建隔离病房展开救治。此外,新区大空间的各类厂房、公共建筑等在第一时间可改造成方舱医院,投入战“疫”,减轻定点医院压力。
四、关注规划空间与使用空间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违法经营事件反映出土地用途管制与建筑使用管理的脱节,通常土地用途管制只规定地块性质与建设强度,并不规定建筑验收交付后的具体使用行为,但是不同的部门分别进行建筑形态管理与经营主体资格管理,容易忽略建筑实际使用与规划用途的符合性和安全性核查。例如地下停车场经营成了商场、网吧,商住楼底层经营火锅餐饮等。规划、住建、人防、教育、卫生健康、生态环保、城市管理等部门与各经营业态主体资格审批部门应坚持既有会商渠道,积极探索城市功能联管联动机制,服务业态发展,从细节出发维护百姓利益。例如网吧、歌厅、车站、集贸市场等的开设要审核是否在中小学周边,地下商场的开设要征求人防、消防、城市管理部门的意见,底层店面的经营活动要征求业委会的意见等。
五、积极发挥基层社区功能
总书记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在于社区。随着各省进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地实施的网格化、地毯式排查,政策宣传,给居家隔离者提供服务等都由社区牵头完成,武汉的社区还承担了联系定点医院和救助车辆的职责。加强社区全方位建设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升至关重要。社区管理用房作为社区开展工作的阵地,在项目规划审批时应予以重点保障。在小区联合验收时,应邀请办事处或社区参与,确保社区提前介入,服务靠前,贴近居民。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少数大医院的发热门诊也成了疫情传播点。有感冒症状的病人为排除新冠肺炎在定点医院排队候诊反而被感染。服务街区的社区医院平时正常接诊,一旦出现疫情马上可转为首诊分流第一道防线。鉴于此,应适时编制《汉中市卫生防疫设施布局规划》,在编制区域控规或审批较大社区修规时,预留社区医院用地,为基层医疗和疫情防治做好储备。
六、优化提升小区品质
随着小区隔离,大家居家时间显著增加,如果小区建筑密度大、绿化率低、日照时间短、通风差,那么居家隔离则成为一种煎熬。这就要求在规划较大居住区时,严格控制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日照时间等技术指标,强调通风居住环境,控制适当的建筑面宽,鼓励阳台不封闭,鼓励板式结构,鼓励垂直绿化和屋面绿化,鼓励创建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
疫情还没结束,大考仍在进行。新冠肺炎疫情虽属公共卫生风险,但接受考验的是整个城市的运行体系。即将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所面临的风险涵盖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水源安全、能源安全等多个方面,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件,加之快速推进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病叠加,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将安全与韧性、发展与质量列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素加以关注,让规划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