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市政府分别在5月31日举行了以“加快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主题的汉中市金融发展大会暨绿色金融论坛、6月22日举行了以“打造汉方药都建设医养福地”为主题的中医药发展高峰论坛暨首届西北道地药材博览会、7月23日举行了以“新机遇新业态新动能”为主题的2021首届天汉电子商务博览会暨高峰论坛,来自业内和企业界的精英大咖齐聚汉中,共谋发展大计、共襄合作盛举,为汉中加快发展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本期《汉中经济》摘编部分嘉宾主旨演讲,以飨读者。
李树新
中国人保财险农业农村部高级专家
以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
汉中经济转型
汉中虽受自然环境、区域位置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水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以及矿产资源丰富,且上述这些资源正逐渐成为社会消费的新热点,发展前景广阔。如能保护好、利用好这些资源,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资源的互融共生、互促共进,就能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抢占先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保险”正是汉中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人保要进一步升级优化“一网络四平台”防返贫监测预警系统,持续推动人才、技术下沉,实现保障更全面、服务更精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打造新型互联网管理平台,通过完善保险保障体系、优化保险产品供给,助力农村产业现代化、政府管理现代化,构建新型村级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模式,化解政府运行与经济发展中的风险点,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延长保险链条助力农村产业现代化
根据“乡村振兴”和“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导向保险业务,围绕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农村生态建设,继续推动保险产品“扩面、增品、提标”,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强农村、农业与保险的融合,推广农产品质量保险、国家地理标识保险、可回溯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等险种,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保险保障体系,覆盖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通过保险增信破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困境,支持涉农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健运行。
完善保障体系服务政府管理现代化
通过打造互联网平台,打通县级、乡级、村级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沟通渠道,实现政务公开、经济公开,可追溯、可审计,强化财政监督、简化结算流程,预防村级经济组织和村级管理机构发生行政腐败和经济腐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减少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助力农村治理有效性的提升。同时,在平台中嵌入贴合需求的保险产品与服务,如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城乡两级大病商业保险、行政管理责任保险等险种,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保障体系,补偿因意外事故、决策失误等问题造成村民或村级经济组织的损失。通过保险参与推动政府角色转变,实现“监、管、办”的分离,让人民利益、各级组织利益得到最大程度保障,在降低治理成本的同时实现村级经济组织和村委会治理有序的运行。
深化产品供给助推“两山”理念转化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导向保险,精准对接经济林、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扩大森林保险覆盖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和价值增值。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强自然资源、生态产品、生态资源和保险的有机融合,发展生态指数保险、碳汇保险、生态旅游综合保险、环境污染责任险,推动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健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保险的支持下,探索建立“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转化通道,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保障机制,推动将汉中市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绿色转型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汉中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随着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保险产品的进一步升级、保障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平台将成为政府、人民和保险企业联系的纽带,成为保险服务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桥梁。人保将继续秉承“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理念,履行好中管央企的责任担当,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实现与汉中市、县、区、镇的紧密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通保险企业和政府管理体系,加快构建风险管理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形成“承保风险+风险管控+科技赋能+补偿损失”的闭环模式,化解政府重大决策、日常工作运行中的风险,以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有精度的保险保障服务,助力汉中经济发展有质有量、社会运行稳健有序。
薛正华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金融科技驱动绿色金融发展
汉中市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科技创新这6大产业发展规划,几乎都是绿色金融所重点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我们西部在发展过程中,都是借鉴了很多东部的一些经验,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有些地方并不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是我们并没有基于我们自身的特色去发展经济,这是过去很大的一个教训。今天我们了解到,比如说汉中,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我们有没有把我们的文化变成我们的城市名片,有没有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汉中?有没有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我觉得这个是我们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同时我们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有青山绿水,那么如何把青山绿水转化成金山银山,我觉得完全是大有可为的。当今社会,年轻人的消费理念,还有信息的沟通渠道跟过去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没有必要去完全照搬东部的一些经验,我们还是应该有自信,依据我们的特色,依据我们天生所固有的这些基础,去发展我们的特色经济,去发展特色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利用科技创新、利用金融创新来不断的支持我们事业的发展。那么最后回到我们绿色金融的主题,我想除了利用好我们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为绿色金融产品的设计、交易风控以及为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定,为绿色金融的监管等方方面面进行赋能,也要充分发挥政策、科技、金融等多轮驱动的效益,推动经济和社会绿色发展,实现惠民、富国以及实现我们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宋效军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秘书长
汉中绿色金融未来发展的思考
陕南作为我国南水北调、生态功能区保护的承载地,具有较好的绿色产业发展基础。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以汉中、安康、商洛三大循环经济聚集区为承载,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这同样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
建议汉中转变观念,抢占赛道,学习引进推广绿色金融试点的优秀经验;政府与金融机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政府明确政策标准和规划路径,对于重大项目可借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绿债或设立产业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当地特色化融资需求。汉中具有核能这一碳中和利器、具有汉文化旅游绿色发展资源,设立秦岭保护基金、汉文化创新发展基金、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基金,秦巴绿色发展智库联盟;科创金融支持汉中航空军工“独角兽”,如陕飞、陕汽产业链上的皇冠和珍珠,当年012基地等等;构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拓宽市场参与主体,发挥好碳排放权交易、环境能源权交易的市场机制作用。
(编校:董志勇)
樊明武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
建立特色突出的
医、康、养综合基地
汉中是陕西省西南部的一个历史悠久、如诗如画、时尚现代的城市。“天府之国”说的是这里,“西北小江南”说的是这里,“中国最美油菜花海”说的也是这里。这里的山川形胜、人文历史、气候生态、特产珍宝等等,无不在用事实告诉你——汉中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汉中非常适合医疗和养老产业的发展,那么怎样突出特色,做好癌症治疗,将产业发展得更好?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人,占癌症死亡总人数30%。两个数据对比显示,我们的死亡率超过世界平均死亡率,我们的康养条件不足以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适形、调强、图像引导、SBRT)、介入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射频治疗、生物治疗、化疗。治疗效果和人、可利用手段、装备及患者经济承受能力有关。放射治疗是最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精确放疗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近日,质子中国汇总整理并发布了我国质子重离子治疗项目汇总表。目前我国质子重离子治疗项目71个,其中已运营项目5个,在建项目26个,拟建项目40个。
汉中与目前筹建质子、重离子装置的地区相比,具有更好的土地条件。中药非常好,但是需要更加科学化,把有效成分提炼出来,因此建议汉中建立以肿瘤治疗为特色的医、康、养综合基地,造就一流医生、一流物理治疗师、一流设备维护队伍,配备各种诊断、治疗装备,最优组合,以最低成本、最高水准满足各种肿瘤患者治疗需求。众多病例能对肿瘤的防治、治疗的基础研究作出创新性贡献,集成、批量化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准,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肿瘤治疗中心。
目前患者趋于老龄化,必有家属陪伴护理需求。有条件的患者康复后,会考虑安家落户,患者中的人才会对地方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持。配偶伴陪、子女看望会带来消费需求。癌症治疗、康复药物开发带动技术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如新药开发,特别是起康复作用的中草药开发、生产,能够实现科技扶贫。
因此,希望汉中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在政府主导下筹集民间资本,建立以肿瘤治疗为基础的新型产业集群,办好民生大事。
党俊武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医养结合的战略方向
医养结合是一个大产业,涉及金融、农林牧渔、制造业、服务业、房地产等方方面面。到目前为止,所有的产业要素都和医养结合有关联。随着人口逐步老龄化,医养结合的重中之重是中医医药结合而不是西医。基于这个背景,医养在汉中重大意义我主要讲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医养结合是什么?第二医养结合为什么受到高度重视?第三医养结合发展需要的事业支撑,第四医养结合的产业支撑,第五“医养在汉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医养结合是什么?我觉得不是看病,医养技术不是医院做的事情,医养技术代替不了医院,它的意义主要就是助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战略性的调整。
第二个问题,医养结合为什么受到高度重视?从全球化的背景来看,医养结合非常重要。再补充一句,就是我们已经遇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老龄化过程当中生命的延长,早该战略性的采取措施了。再换一个角度来讲,全国老年人口失能的发生率18.3%。失能风险是全人群面临的风险,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将来不会失能。再者长寿风险不断提高,需要控制风险,加之老年人失能风险应对成本巨大,这些都是医养结合受到重视的原因。
医养结合的事业支撑,首先是长期保障制度的建立,包括社保、商保、津贴、慈善等方面,因为如果要用西医的话的确需要一大笔钱,但换成中医之后用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包括民族医的那些很多的办法,整个成本就降下来了;其次是医养结合机构的场地问题,因为现在养老院里面最大的成本就是土地,土地成本太大,这个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再者就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政策,以及失能风险及失能标准的制定,长期照护服务标准和长期照护服务监管。
医养结合的产业支撑,首先是金融业支撑。没有金融,任何产业都做不起来。必须要强化金融服务支撑,推动医养产业做大做强。其次是制造业支撑。制造业涉及方方面面,可以衍生出很多东西。汉中有很多中药材,应该在制造业上发力求突破,从而带动整个产业提档升级。再次是服务业支撑。要为本地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外面的人到汉中来养老。最后是硬环境支撑。要结合房地产老年配套设施不完善、保健品市场失范等问题,认真审视医养结合硬环境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梳理完善、补短强弱,做强硬环境支撑,推动医养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大发展。
关于“医养在汉中”面临的几个问题,我提几个建议。第一,先把“汉八味”宣传出来。拿出“汉八味”的名片,了解能开发哪些产品,如果产品开发较慢,可战略性地争取国家政策慢慢培育;能立刻做成快经济的,就及时实施。第二,要在服务上找突破。加强健康管理服务,比如在中医慢病调理、老年病康复方面找到一两个突破口,用心打造,形成品牌。第三,要在中老龄制造业上求突破,除了保健品,药品、器械这些都可以琢磨,只要项目合适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我还是强调围绕着“汉八味”把它相关的保健品、药品做起来,发挥中医药的比较优势,加强研发和投入,支持中医药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要改善汉中的交通问题、提高接待能力。再一个就是工业融合,我们讲医养结合它就是一个提法,本质是要应对老龄化,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多产业融合发展。要推动医养+互联网深度融合,传递新发展理念和全球化理念,统筹线上线下,促进深度融合,加快产业发展。
医养在中国的事业和产业尚在起步阶段,许多方面尚在探索,关键是以地级市为单位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这是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既然下决心干,我们就要从战略战术上全面谋划,立足本地实际,争取省委、省政府以至更高层次的支持,引进国内外资源,努力打造“医养在汉中”这张长寿时代和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城市名片。
庞宗然
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教授
大健康要有医还要有药
大健康是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内容。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做大健康的项目,我曾经也参加了国家级的大健康方面的项目。希望将来有机会在人才培养或是专利转让这些方面,为汉中的健康事业提供一些支持。
围绕大健康要有医还要有药。我们的医药实验室有一个方向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药,一方药治一方病,一方水土得一方病。汉中的西洋参还有杜仲等等,可能和治疗当地的一些疾病是密切相关的。发掘它们的优势,在治疗这些疾病的时候,就不需要用东北人参来治疗。所以当时我们重点研究的一个方向就是民族地区特色的民族药干预特殊的一些疾病。
民族医学方面,汉医、汉药、中医、中药这是广义概念,还有一个狭义的55个民族医,这些年比较受关注的是藏医、维吾尔族医、蒙古族医、壮医、苗医等等。每一个地区的民族药都有它独特的特点,比如说藏医和藏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等方面是独特的。所以我们在“十三五”首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中,第一个做的就是藏医药防治老年痴呆和慢性原创性高血压研究,现在发现效果特别好。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别好的产品,要挖掘这些东西,包括维医治疗白癜风,蒙医、回医等各个医学治疗骨折性疾病。这些传统的东西传承了几千年,尤其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在里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汉中市政府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力度很大,希望汉中用“汉八味”这么好的药材打造我们的民间产品、明星产品。我坚信汉中会成为一个特别好的示范基地,给全国的医养行业带来一个全新的理念。这是我在民族医药中开发新药的一点思考。我们从优势病种出发,包括从高发疾病流行病学开展药物研究,筛选,以及一方水土养一方药等方面进行药物研究,还有从临床特有疗效的药物,发现一些新的活性物质。刚才大家讲了杜仲,这是汉中的一个明星产品,还有西洋参的利用,建议和全国其他省市或者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一个广泛的联系,把健康产品打造成系列产品。将汉中融入到国家大健康体系当中,不管是干预、预防,或者是早期的治疗,发挥汉中本地独特的药物潜能,这是我们能做的。希望通过我们后期的研究工作,为汉中做点事包括将来的基地建设、科研等,在深加工层面上要做足功课。建议汉中将“汉八味”做成一些初级产品,也为高端人群做成高端产品。
聂林海
商务部原巡视员、中国电子商务商协会联盟主席
数字商务是电子商务的
进阶形态
电子商务为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但是与我们消费者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近年来出现了很多问题,未来一定是向数字商务发展。首先来看大数据云计算对电子商务的贡献。去年“双11”天猫成交金额5000亿元,订单峰值58.3万笔每秒,物流订单总量23.21亿单。这么快的速度,全靠大数据云计算支撑。
电子商务和数字商务二者既有包含关系,又存在递进关系。在流通环节上,电子商务强调以交易为核心;数字商务则涵盖从生产、运输、仓储、消费等流通环节。在技术应用上,“与互联网融合”即可称为电子商务;数字商务则强调大数据对创新潜能的激发和应用,即“无大数据不数字商务”。
今年商务部开展数字商务建设五项行动。第一项开展消费数字化升级行动,促进品牌消费、品质消费,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第二项开展“数商兴农”行动,提升电商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水平,提升农产品可电商化水平。第三项开展“丝路电商”行动,推动地方参与国际合作,加快国际规则体系构建。第四项开展数字化转型赋能行动,扶持数字商务技术创新,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数据资源赋能效果。第五项开展数字商务服务创新行动,做优数字商务公共服务,做强数字商务人才培养。特别是加大农村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推出一批农村电商创新创业“带头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徐跃东
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副总裁
新发展格局下的数智物流机遇
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相互作用下,电商物流为我们带来很多的机会。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这么多年以来,其背后依靠的是产业的协同、生态的协同和网络的协同。从中心城市到农村,整个的社会化大协同是一个分布式的网络结构。在这个体系下,我们如何按照网络的特点进行生产工具的升级,生产工具的数字化是我们关心的重点议题。
我们要用四个坚持来拥抱这个新格局。坚持数智创新。继续推进数字行业的物流化发展,目前我们的电子面单已经成为全行业数智化建设的标杆,明天我们会继续推进LOT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客户带来真正的便捷、舒适。坚持开辟新赛道。包括全球化向产业链的上端继续延伸。坚持普惠服务。要让广大消费者普遍用上高性价比和确定性的服务,现在我们在全国拥有超过10万+的社区驿站、校园驿站、乡村驿站。我们也投入了很多精力进行产业带、产业仓的打造,服务广大的工厂和中小制造业。坚持开放共赢。8年来,我们在全球已经有3000多家重点的核心合作伙伴,用6项服务能力来迎接新格局下的挑战打造优质服务。
一是社区服务。除了最基础的保管服务之外,希望通过站点为消费者提供按需的、可选的服务,让乡村可以享受和大城市一样的物流体验。目前已经在全国1000个县建立了超过3万个乡村服务站。最后,基于菜鸟驿站建设社区的15分钟生活圈。
二是全球化。我们希望用一杯咖啡的价格把中国的包裹送向全球,现在已经推出了五美元十日达和两美元二十日达的服务,今年年底会铺到全球50个国家。
三是智慧功能链服务。我们会更多地从消费服务端向产业链上游不断延伸,深入到产业带和制造业,实现端到端的供应链的数字化、透明化和全局优化。
四是全球的基础设施网络服务。目前我们自有自建的设施已经铺到全球的7个国家和地区,总量已经超过1100万平方米。
五是物流科技。继续打造IT技术,长期看好互联网lot在物流行业的发展,所以投入了大量资源在无人车、自动化和各种设备的研制当中。
六是成立菜鸟绿色基金。希望推动绿色物流,助力整个行业加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从环保包装、循环再利用以及通过技术算法,技术创新各个角度来促成减排、减碳。
我们希望有机会服务好汉中的电子商务、服务好陕西的电子商务,并协同所有的合作伙伴抓住新机遇、共同赢得新发展的机会。
邹小武
易点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数字化助力区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当前,数字经济已从单纯的数字技术创新、数字产业集群走向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随着消费互联网加速向产业互联网延伸,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也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扩展,产销融合和产业协同创新成为融合的新趋势。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我国将全面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窗口期已经开启。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疫情让大家看到无接触经济的发展潜力,数字化物流、在线消费和生活服务、在线医疗、在线办公等等,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也对中国经济稳定运行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疫情期间,我们关注到具有韧性的中国消费品牌往往是前期已经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短期来看,拥抱互联网渠道稳定销售是依赖传统渠道布局企业的破局关键;中长期来看,关注疫情过后消费者生活方式与行业发展趋势变化,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全渠道布局、培养数字化人才、提升供应链敏捷性和组织响应能力,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未来而需要长期修炼的内功。
而电子商务,是区域经济弯道超车的有效路径。电商的发展不仅可以带来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更可以盘活农村生产要素、闲置劳动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带动农民的致富。电子商务将改变地区、城市之间的传统优势和竞争格局,为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电商促进县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互联网平台打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易障碍,把农民原先盲目的生产逐渐转向依靠市场需求来定位,从根本上避免了卖难的问题;促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电商在县域的发展可以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模式。农产品上网,可以带动配套的生产、加工、储藏、物流和电商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和收入,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开拓县域消费市场新增长点。
数字化转型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模式升级。互联网的优势在于能够打破时间空间以及地域的限制,触达范围更广、数量更多的用户群体。大数据所驱动的产销互动效率持续提高,精准生产和“低库存经济”已经成为现实,为推动制造业结构改革提供了最佳切入点。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在加速填平中国出海的新兴品牌与海外传统大牌之间的鸿沟,也在帮助中国的优秀制造和模式创新在更广阔的新兴市场上创造机会。
此外,“互联网+文旅”也为文旅营销赋能。“互联网+文旅”是基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推广形式,以更加精准、高效、低成本的方式,让文旅产品通过互联网新渠道开拓市场,在获得销售利润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美誉度和更大影响力,提升城市形象。
王中华
陕西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
打造货源供应链优势
促进电商上行发展
我国电子商务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有18年的发展历史,总结起来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发展快,二是变化多。从变化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模式在变化,竞争要素在变化,这些对我们的工作重心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电商18年走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平台电商,从2003年到2013年我们走了10年,工作重心是拥有熟练使用平台的人才。第二个阶段是品牌电商,2013年到2018年这期间淘品牌一夜蹿红,竞争要素是提升品牌运营能力,工作重心是让品牌的影响力好于对手。2018年以后,我们来到供应链电商阶段,这期间表现出了打造私域流量变现的特征,那么各平台就需要提高供应链效率,打造自己的合作长板。
陕西电商是在品牌电商时期发展起来的,经过5年的发展,陕西电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县里有基地、村镇有站点、中心有服务、运营有人帮、特产卖得多、品牌大发展。特别是在最近一两年间,陕西的电商品牌逐步成熟,逐步走向更大的市场,但仍然存在规模小、散,方法创新少,运营装备落后等问题。
怎样发挥货源优势呢?第一个建议,需要完善装备工具,中国电商发展了18年,如今已经不是小打小闹的看样取货或者简单的卖货,而是应该在各方面实现数据化。第一个工具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溯源系统,和各大平台合作,必须拥有这个资质。第二个工具是货源管理系统,我们今天的货源不再是拉上货物放到仓库里去,而是数据的同步化,全球、全市场的同步化。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平台上卖的任何一件商品,库存商品的数字是在同步互动的。第三个工具是客户管理系统,有了这套系统才能够完成对客户的服务,完成对客户的复购,完成对客户的推荐,这是使老客户深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工具是全渠道营销系统,它可以极大提高开拓市场的效率,能带领我们获得全网的流量,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第二个建议是集中货源优势,建立县域数字化货源中心,以合作的模式集中力量进入平台,发展好各个县相对零散的产业。第三个建议是建设上行通道,提高服务效率。无论是平台自采还是线下集采或是直播带货,我们系统都可以高效率地提供服务。
(编校:董志勇)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