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产学研融合 助推汉中高质量发展
2020-07-16 14:22
来源: 研究室
   访问量:
打印

  ——电视议政节目《天汉访》第九期《学研在汉中》访谈录

  参与嘉宾:杨守奎(汉中市教育局局长)、袁纪文(汉中市科技局副局长)、胡建波(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教授)、李凤荣(陕西理工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周碧武(汉中万利航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

  主持人:人以学而立,城以产而兴。汉中自古以来崇文重教,开拓创新遗风浓厚。随着教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形态的演变,如何发挥汉中优势教育资源,让产学研融合成为推动汉中发展的加速器?今天我们将会围绕“学研在汉中”——产学研融合助推汉中高质量发展为话题展开讨论。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学研、医养、旅居、兴业四个在汉中的区域特色品牌,“学研”首当其冲。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学研在汉中”区域特色品牌呢?

  杨守奎:2019年我市考入双一流大学的学生达到2500人,位于全省前列。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学研在汉中”区域特色品牌,既是对中央及省上教育大会的贯彻落实,也是助推汉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具体举措,更是顺民意、回民情、顺势而为。此时提出“学研在汉中”正当其时。

  主持人:“学研在汉中”指的是什么?

  杨守奎:所谓“学”,指的是学习、学校和教育。“学研在汉中”里边的“学”,包括我们不同的群体,对教育的需求,发展的环境;“研”指的是科研、创新驱动、科技,所以“学”和“研”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在规划“学研在汉中”时,把“学”、“研”和产、城、人三个要素紧密结合起来,构成了学、研、产、城、人五大要素融合发展。现在的教育体制机制来说,基础教育是普惠大众,职业教育是民生,高等教育是成就人生,把产、教、城、人、科五个元素融为一体,相互支撑、融合发展,形成汉中特色,形成地方品牌。  

  主持人:胡教授,对于“学研在汉中”区域特色品牌打造,有什么看法?

  胡建波:这次把“学研在汉中”排在城市发展品牌和战略的第一位,在全国是很少的。现在汉中每年出生人口3万人出头,每年上大学流出汉中的人,大概超过了一半多。如果汉中人口不断下降的话它怎么发展?所以要想办法把人留在汉中。留在汉中怎么来吸引他呢?靠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靠很好的教育,所以我们不但要把汉中的孩子留在汉中,还要吸引一些大城市人,来养老、来度假等等,不光是学研,包括医养,这都是特别适应汉中发展,我由衷的赞赏这个提法。

  主持人:打造“学研在汉中”品牌,需要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来做支撑,这既是政府的考量,也是社会的需求。这几年民办学校办得是风生水起,针对于这种现象,杨局长,您是怎么看的?

  杨守奎:民办学校,主要是存在个别学校有“掐尖”招生、提前招生的行为。教育部、教育厅对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文件和要求,市教育局也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管理办法》,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第一,招生范围,(在)审批机关所在地进行招生,第二,招生时间上必须和公办学校同步招生。第三,在计划管理上,必须按照计划招生。如果报名人数超过下达计划,要实行电脑派位。最关键的一点,是绝对杜绝“掐尖”招生,不允许采取考试、测试,或者利用民办培训机构考试的成绩招生,把这些行为规范以后,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在同一起跑线上,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主持人:其实许多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好学校,但是好学校毕竟资源有限,那我们去如何考量?如何去满足孩子家长对这方面的需求呢?

  杨守奎:现在中心城区有择校现象,学位紧张现象也存在,作为我们教育部门也看在眼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市委市政府下决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体现在:第一,增加学位。未来三年,在中心城区要改扩建27所学校,新建4所学校,增加学位供给。第二,提升办学质量。通过强校带弱校、大校带小校,采取教师互派、校长互派、跟踪管理、联盟办校的形式,使每一个学校的质量达到均衡,缓解中心城区择校、学位紧张的问题。

  主持人: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很多的孩子们上完课,放学之后家长又会带着他走进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培训班等,是说明了我们学校不能够满足孩子们的学业需求吗?

  杨守奎:2018年和2019年,我们进行了一次整治,是(针对)无证经营的、没有教育教学资质的,以及超标准、超教学大纲的。到目前为止全市470家通过整治砍掉了130多家,现在的秩序正在好转。要理性对待孩子进入培训机构的问题。现在我们通过家长会,让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躁心情进行梳理和引导,使他们对孩子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要有合理的预期,理性的对待。还要说明的就是,我们会绝对严格管理公办教师,绝对不允许课上不教课外教,到培训机构里面去兼职。

  主持人:就目前看来提升汉中整体教育水平,我们有没有什么短板?还需要努力的地方?

  杨守奎:现在汉中教育的短板还是比较突出。一个就是我们的职业教育,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还需改善,尤其是专业建设,一些还不符合市场需求。第二个方面我们是要走产教城融合的路子。职业教育,它要走市场化的道路,必须要企业介入,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孩子有什么的爱好?双方结对,然后他才有兴趣去学,做到(有)一技之长。第三个问题,就是怎么提高乡村学校、农村地区、边远山区地区,学校教学质量,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在基础教育上,尤其是脱贫攻坚上,教育脱贫上(持续用力),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要持续督导,始终把教育双常规管理抓下去,争取用三年时间把农村这一块薄弱环节把它补上。

  主持人:我特别想问一下周总,企业当中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周碧武:我们实际上需要的是(有)三个方面的,第一,是要操作人员;第二,我们要工艺技术人员;第三,随着企业发展,我们还要需要一定的(有)开发能力的人员。

  杨守奎:汉中的职业教育,这几年发展还是比较迅猛。我们现在在校学生是一万七千多人,涉及到三十多个专业,为汉中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人才。有些专业在全省全国都获奖,而且有些孩子现在在中职毕业以后,在外边去就业,薪水也非常高,就业非常稳定。另外,职业教育改革,市委市政府也即将出台相关文件。比如说中职毕业以后进高职通道打通了,进入高职后,还可以到应用型本科大学去学习,同时中职学校还可以参加高考,所以进入中职学校后,无论是自己的职业生涯,或者后期的发展,都还有广阔的空间。

  袁纪文:我觉得职业教育应该把目光面向咱们汉中市六大产业,实行订单式培养,产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

  主持人:在这我问一下胡教授,订单式培养会不会增加培养成本?

  胡建波:首先中职教育肯定是要比普通的高中教育成本高,全国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纲出来之后,对陕西的硬要求就是四六开,要保证40%人上职业高中,60%的人上普通高中,在以前我们陕西省比例已经到了大概三七开。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再加上老百姓也不想去上,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老师的质量也是跟普通高中有差距。而新加坡就走了一个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如果我们像新加坡那样重视职业教育,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培养一些世界级水准的技能型人才,那么各种产业就会来,老百姓也会有获得感。

  主持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校是人才聚集地,是科研创新的孵化地。李处长,陕西理工大学的科研项目和企业合作多吗?

  李凤荣:陕西理工大学,是一所地方性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有三个明确定位。首先,我们是为地方培养人才;第二,是为地方从事科学研究;第三,服务地方经济,就是我们提的是政产学研合作,所以陕西理工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作为地方政府决策智囊团,联合陕南的三所高校,包括陕西理工大学、安康学院、商洛学院,成立了陕南经济发展研究院,共同谋划陕南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从2017年到2019年,我们从科技口上跟地方建的产学研合作基地,达到17个,再加上申请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都和我们汉中市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现在陕西理工大学扎根于秦巴山区,服务于地方经济,已经和汉中水土不分了。

  周碧武:我们(所)处的这个行业是制造业,开始的时候是靠什么竞争?是靠先进的设备,然后比较过硬的工艺和熟练的工人。但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它要走集成,要走成品,就需要设计开发。

  当然我们现在走到一个下一步系统集成和产品设计装机产品的开发上的时候,需要科技的力量,所以成立了企业技术研究中心。但是我们主要做项目开发和项目管理,更多的基础研究交给高校。我们现在跟陕(西)理工(大学)成立了航空智能制造研究院。第二个我们跟北航、西工大我们都有项目合作。我们跟陕理工签的合同里边就有一条,他们机械学院300多万的仪器设备可以为我们所用。我们就不用去担心一些基础研究的投入了,我们着力在工艺技术的研究上下功夫,然后把它衔接好,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企业有主导话语权。

  袁纪文:最近几年来我们根据企业、园区,创新需求,先后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还有陕西理工大学,签订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协议,他们在破解企业难题和重点,瓶颈技术方面发挥了院校的优势,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第二,围绕我市产业链和创新链,坚持问题导向,借智科研院所和高校,为地方实现了产业链协同创新。第三,加强了与国内科技交流合作,全力引进我市经济发展当中急需的,推动科技成果与本地产业融合。清华大学氢能源燃料电池研究中心落户汉中,还有民营民用货机项目正式启动,航空产业发展基金的启动,这些都是从技术、人才、资本有机结合的生动创新实践。 第四,组建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布局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联盟,在这方面陕钢集团组建的钢铁产业研究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这些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的范例,汉中市列为全省继西安、宝鸡之后第三个(创新型)城市,汉中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全省第四。

  胡建波:所以我们在讲“学研”的时候,它不能独立来看它,“学”和“研”之间的关系,“学研”和其他后两三个战略之间的关系。就是说像汉中能不能发展,比如说学术度假和学术旅游。学研、医养、旅居、兴业,一环套一环,这里头的主题是什么?主题是我们汉中的生态环境吸引人。

  袁纪文:我们应该深化汉中高新技术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投融资和管理平台建设,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实现集约化、高质量发展,使汉中高新区真正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和增长极。

  主持人:周总,企业在跟高校包括一些科研单位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一些什么障碍?

  周碧武:最大的问题还是我们企业的性质决定的。我们是一个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跟高校合作,涉及到一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果转化过程中一些协议的签订、产权的界定、权利的界定,包括专利的一些问题。一方面我们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它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再一方面就是在对接过程中,民营企业特点就是决策机制比较快,市场化反应快,但是高校计划性比较强,在响应速度上还是有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我们还是需要磨合。

  李凤荣:从高校这个角度也遇到一些障碍,这个障碍表现在什么?实际上是跟我们长期以来延续下来的一些政策、体制有关系。高校老师和企业之间签的产学研合作就是我们服务企业的项目,如果这个企业是国营企业,或者是政府机关,那么这个项目就可以用来作为老师评职称的一个支撑条件,如果是民营企业就不算。从2017年开始陕西省整个就下放了,职称评审权都放到了学校,所以这几年老师服务地方的项目明显增多。

  胡建波:我们也帮着政府在做规划、做咨询、做研究,我们对于政府的评价也不是太在意,我们是解决问题。像我们欧亚学院这样的学校,它更多的是做一些应用型研究。

  主持人:袁局长,“学研在汉中”这块,我们如何去提升“研”的水平?

  袁纪文:“学研在汉中”重点是人才的问题,如何来提高“研”的质量就是要在人才的引进、培育上下功夫。怎样来解决“学研在汉中”当中人才的问题?第一,应该引进引进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第二是培育本地优秀人才。要支持陕西理工大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本地复合型人才培养,同时还要加大青年人才的培养。去年认定了青年科技人才31个,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5个,今年这项工作已经启动,力度比去年还大。第三,要积极启用青年科技人才,鼓励他们参与产学研合作、研发,为参加国际合作技术交流提供条件。总之要通过外引、内培、留住,用好组合拳,来进一步营造人才发展的一个良好的氛围,为汉中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主持人:杨局长,政府对于产学研融合这一块,我们政府是如何去支持的?

  杨守奎:为了支持“四个在汉中”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人才方面,“百千万工程”、中心人才管理办法,还有“311”人才引进办法,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对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出台的细则。教育上人才引进主要是采取招进人才和培养本土人才相结合的办法,特别是我们在招聘人才上,有三个渠道,第一,就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第二,就是免费师范生;第三,就是事业单位招聘,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建立了一个培养梯队。同时对新入职的教师,尤其是边远山区的这些教师,我们又建立培养体系,丰富了人才培养办法。

  袁纪文: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引进人才方面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建立了3500万的人才发展基金,专门用于人才的引进;第二个方面,建立刚性人才引进办法,进高校、招英才;第三个方面,实行柔性人才引进,引进研究机构、二级教授以上的专家来汉中,作为产业发展、人才建设的智囊,建立了4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第四个方面,建立了优秀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实行服务绿卡制度,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20多项服务。

  主持人:“学研在汉中”目标的实现会给汉中带来怎样的变化?

  杨守奎: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我们通过产教城融合发展,在义务段,广大学生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高中阶段,会把更多的孩子送到高等学府。加大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他终身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我们产、教、城融合发展,建立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室,打造一批高新技术园区和孵化园区。通过这些园区的辐射和带动,把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把汉中打造一个招商引资的洼地,使来汉中投资的人,或来汉中就业、兴业的人,切切实实感受到学研在汉中融合发展带来的真真切切的好处。“学研在汉中”、“医养在汉中”、“旅居在汉中”和“兴业在汉中”相互融合、相互支撑,使汉中变得更富裕,最终将汉中打造成学习首选地、人才聚集地、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地和科技创新新高地。

  主持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位新时代,全力打造“学研在汉中”区域特色品牌,打造品牌教育,集聚高端人才,必将推动汉中优势资源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加速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活力,为实现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注入强大动力,必将助推汉中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民主街43号市政府1号楼1楼
联系电话:0916-2626159   传真:0916-2626195   邮箱:hzzfyjs@163.com

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6107000007
汉中网安:61230001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428号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