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谈汉中饮食文化
2020-07-16 14:08
来源: 研究室
   访问量:
打印

  汉中位于秦岭南麓,与四川隔巴山相望。由于巍峨秦岭和苍莽巴山的庇护,有长江两大支流汉江和嘉陵江的润泽,形成了汉中这块沃土。汉中还被确认为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不仅我国南北方动植物资源在此交汇生长,这里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承载地,有其独有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向。我国最早的地方志、东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载:“尚滋味”、“好辛香”。

  汉中饮食

  汉中饮食虽未像川菜、鲁菜、粤菜那样,形成独立的地域体系,但也博采众长,以食谱广泛、烹饪技术的精致而闻名。尤其是借助川菜这棵参天大树,形成了自己的相近于川菜的旁支特色,风味小吃、名肴佳馔琳琅满目。同时,在选料、刀工、火候、烹饪、调味、调汤、拼盘、搭配、上菜等方面各有造诣,体现了汉中饮食文化的精致和美感。

  汉武帝时代,城固人张骞出使西域,历尽艰辛十三载,开通了丝绸之路。同时,也将西域的不少农作物和调味品带回,汉中烹饪与西域的食材得以充分融合,促进了汉中饮食文化的拓展。《华阳国志》赞曰:“张骞特以蒙险远,为孝武帝开缘边之地,宾沙越之国,致大宛之马,入南海之象,而车渠、玛瑙、珊瑚、琳碧、罽宝、明珠、玳瑁、虎魄、水晶、琉璃、火浣之布、蒲桃之酒、筇竹、蒟酱,殊方奇玩,盈于市朝,振扬威灵,被于幽裔。遂登九列,杖节绣衣,剖符博望。”

  抗战期间,华北、华东和中原地区相继沦陷,汉中成了抗战的大后方,沦陷区的许多高校、中学和大批难民相继迁徙汉中。八年时间,京、鲁、豫、湘等菜系也陆续在汉中扎根,并利用当地食材,形成新的菜品。漫长的岁月,汉中既借助于传统川菜的底蕴,又博采外来及各方面的烹饪精华,再根据本地的口味、嗜好、习惯,不断吸收、积累、改良、创新,灵活善变,贯通南北。从而形成了菜式繁多、烹调考究、质优味美的汉中饮食特色。

  归结起来,汉中饮食文化有八大特点:第一、历史悠久。几乎与中华饮食文化同步。汉中属于古褒国,大禹之子有褒氏封于此。早在夏商时期,就在汉江中上游及巴山南麓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被誉为“南国领袖”,其饮食文化也引领着周边各诸侯国。第二、南北交汇。汉中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的特殊地域位置,使这里物种兼南北,饮食原料种类繁多,长江流域的稻鱼饮食文化与黄河流域的麦粟饮食文化,也在这里兼种并华。第三、食材丰富。《华阳国志》载:“其山林泽渔,园囿瓜果,四节代熟”。汉中地处秦巴山区,高山峡谷,丘陵川道,河网密布,占据着无污染的天然绿色健康食品,以及山区种类丰富的山珍野味的区位优势。第四、传承兼收。汉中除了固守先民创造的灿烂饮食文化,还注意兼收外来烹饪技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众多食材,丰富了汉中人的餐桌。尤其是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移民,对汉中的开发和饮食文化的影响甚大。第五、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汉中饮食文化的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汉中烹饪一向按季节变化来调味和配菜,春冬季讲求味醇浓厚,多炖焖煨;夏秋季讲求清淡去火,多凉拌爽口。第六、讲究美感。汉中的饮食,历来有注重菜肴美感的传统,在选料、刀工、火候、烹饪、调味、调汤、拼盘、搭配、上菜等方面各有造诣,“食不厌精,烩不厌细”,体现了汉中饮食文化的美感。第七、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强调“药补不如食补”。秦巴无闲草。汉中地处秦岭南麓,这里是我国中草药天然药库,汉中先民早就知道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到达对某些疾病防治或健体的目的。第八、“天人合一”。汉中人的宇宙观强调,入口进食与天地节律变化协调同步。春夏秋冬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如“冬吃萝卜夏吃姜”。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在饮食上强调“五味调和”,基本上所有的菜肴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调料烹制。汉中人认为,美味的产生,需要各种佐料的相互调和,体现了“和为贵”的儒家精髓。

  汉中的饮食文化还可分为平川和山区两大类。同是山区,秦岭和巴山也小有区别,“十里风土不一”。俗语云:“秦岭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汉江流经的浅山平川,河网纵横,多种植水稻,皆以大米为主食,面粉次之,杂粮如玉米、豆类则作为调剂。大米类的食品主要有米饭、面皮、米粉、米糕馍、八宝饭、元宵、粽子、糍粑等;面粉类食品主要有面条、蒸馍、拌汤、烙饼、油条、包子、花卷、麻花、油糕、饺子、馄饨等。而高寒山区受气候影响,多种植包谷、洋芋和豆类作物。其主食以包谷为主,红苕、洋芋、杂豆辅之,白面、大米相对较少。单以包谷做的食品就有包谷面、浆粑馍、搅团、菜豆腐节节或包谷、洋芋、红薯、杂豆混合饭,或洋芋糍粑、洋芋馍、洋芋粉条汤、粗瓜子等。平川地区居民的饮食比较讲究,蔬菜多,每顿饭三菜一汤是常事。山区蔬菜种类较少,但山野菜较多。山区的菌类、干货构成了餐桌主色调。当然,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平川和山区没有多大区别,反倒是山区传统的粗茶淡饭养生,受到平川人的青睐。

  山货是汉中菜肴非常重要的材质,木耳、香菇、笋干、椿芽都是山货中的珍品。汉中地处秦巴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非常优越,天然野生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如可供人们食用、药用的野生菌品种多达几十种,汉中菜肴运用的绿色天然无污染材质达百余种。而秦岭作为中国三大中药材宝库,500多种药膳食材被广泛用于汉中菜肴的烹饪。

  同时,汉中饮食更多的采用“蒸”的技艺,这种烹饪技法在营养上能够保证原汁原味,也体现出汉中菜肴口感上细嫩滑顺。蒸菜多为清蒸、粉蒸和扣蒸,这方面汉中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宁强青木川的十三花、城固原公土席、镇巴家常菜和留坝的八大碗等,多以蒸菜为主。在人们品尝过清淡的粤菜、甜腻的苏菜、麻辣的川菜之后,再去感受汉中菜肴的滑嫩酥软时,不由自主的会从心底里唤起曾经的家的温馨记忆,家常饭菜的滋养可口。

  汉中各地还都有一些独特的小吃,比如宁强县的麻辣鸡、核桃馍、根面角;略阳县的罐罐茶、菜豆腐节节;汉台的梆梆面、褒河鱼;城固的热面皮;南郑县的草堰酱肉;洋县的枣糕馍、挂面;西乡县的牛肉干、松花变蛋、泡粑馍;镇巴县的腊肉、瓤肘子等,这些小吃,如同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兰州拉面、桂林米粉、武汉热干面、西安肉夹馍等,是外地人对汉中饮食的最初认识,也成为汉中饮食文化的代名词。

  饮食特点

  汉中人在饮食上有三种偏好:一是爱吃酸。酸是汉中饮食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宁强县有句家喻户晓的俗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汉中人爱酸的程度。汉中人诗函的这种酸,不是醋酸,而是浆水菜的酸、泡菜的酸,是一种自然发酵产生的天然酸味。酸味各有不同,若不亲自品味,难以用语言表述。

  汉中不管城乡,无论平川或山区,几乎家家都有泡菜坛、浆水菜盆等土陶器。一年四季,不离酸菜。如浆水面、拌汤、搅团和菜豆腐等都离不开酸浆水。吃米饭,离不开浆水菜或泡菜。菜豆腐稀饭、浆水面更是百吃不厌。家里来客,什么“酸菜鱼”、“酸辣肚片”、“酸辣鸡丁”等菜肴是离不开泡菜、腌菜和浆水菜的。尤其是汉中特色小吃菜豆腐,就不是用卤水点的,而是用浆水汤点的。浆水汤点的豆腐除了固有的豆腐味,还有一股别样的清香味,深得汉中人喜爱。菜豆腐,成为汉中面皮的绝色搭配。

  汉中人爱吃酸味食物,应该与其生活环境有关。汉中人所居之地,多为山区,多产杂粮,这些食材纤维多,显粗糙,多吃酸,可助消化。同时,汉中雨量较多,气候潮湿,为驱寒散湿,有喜酸辣的习惯。含酸味的食物,既能开胃口,刺激人的食欲,又帮助消化。特别是酸菜、泡菜中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生津、解腻、开胃、消暑、醒酒,还能入药疗疾,即使病人不思茶饭,也可用酸菜开胃。山里不少地方,更是嗜酸如命,几乎每顿饭菜都少不了酸菜或泡菜。还有,因为山区蔬菜稀少,季节性强,加工成酸菜或盐菜,可延长蔬菜的保质期。

  二是爱吃肉。“三天不动腥,说话没精神”;“三天不喝油汤,心里燥得发慌”的顺口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汉中人对吃肉的偏爱。汉中人爱吃肉,自古有名,早在《隋书·地理志》中即有记载:“性嗜口腹,多事田渔,虽蓬室柴门,食必兼肉”。 汉中旧时的府县志,都有类似记述。的确,无论是平川还是山区,人们普遍喜好吃肉,以猪肉为主,牛、羊、禽、鱼类肉和禽蛋兼食。在山区还有野猪、野鸡、麂子、野兔等野味,也不时成为人们的盘中之餐。

  千百年来,汉中农户家家都养猪,少则一两头,多则五六头。但养猪不是为卖钱,而是自己食用。每年腊月前后,家家都要杀“过年猪”,或腌或熏,加工成腊肉,可长时间保存,四季随时食用。富裕人家隔三岔五不离肉;贫苦人家初一、十五也要吃顿肉,谓之“打牙祭”。某些高寒山区,有许多农家看似并不富裕,甚至住茅草房,然而在堂屋或灶房的梁檩处却吊满了腊肉。围着树疙瘩柴烤火,用吊罐炖腊肉、喝自酿的包谷酒,则是山区普遍的生活场景。

  对于肉食烹制,城镇和平川讲究煎、炒、炖、焖、蒸、烧、熘、卤等多样方法,并注重肉食与蔬菜的搭配。山里人吃肉,则注重实惠。讲究肉块要厚要大,甚至一块肉可以盖满整个碗口,每块足有二两重。一块肉的两端可以挨着品碗的碗边,俗称“过桥肉”、“梳子肉”、“杠子肉”。这种吃法,使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望而生畏,不敢举箸。而当地人觉得这样吃才过瘾,才能表达待客的厚道和诚意。

  汉中人爱吃肉,可能与当地的水土有关,汉中山区富含矿藏,饮水中含矿物质较多,形容“水硬”,几天不吃肉心里发燥。加之山区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多,不吃肉就没劲。还有,山区野菜饲料多,喂猪投入少。养猪还能产生肥料,一举两得。

  三是爱喝酒。所谓“无酒不成宴席”、“无酒不成礼仪”。过去每逢秋收之后,家家酿酒、户户贮酒,人人饮酒。在农村,多喝自烤自酿的苞谷酒、高粱酒、柿子酒、拐枣酒等农家土烧酒。平时几乎家家都有一缸酒,以备年节和来客之用。汉中人喝酒还会说什么“有酒不怪菜”,捞一碗酸泡菜,或弄一碟花生米,就是下酒菜。特别是那些山里人,用土碗盛满自酿的包谷酒,从山上采摘新鲜的椿芽、竹笋、蕨苔,配以熏制的腊肉爆炒,美酒佳肴,豪爽对饮。汉中民俗好客,酒风甚烈。每逢请客摆席,不灌醉喝倒几个不肯收场。城里人多喝瓶子酒,古秦洋、三粮液和城固特曲都是汉中人常喝的地产酒。汉中酒用优质的汉江源头水酿制,具有窖香浓郁、入口绵甜、入喉净爽、酒体丰满、回味余长之特点。只可惜,汉中这些地产酒由于宣传和推销不到位,还只能在汉中本地叫响。看来,酒香还怕巷子深。

  汉中人饮酒名目繁多,出生婴儿有满月酒,六十岁要办寿酒;生产活动有插秧酒,打谷酒;修房造屋有上梁酒、乔迁酒;孩子上学有学酒,官员到职有接风酒等等。汉中人喝酒是极讲究规矩的,开瓶或斟第一杯酒要敬给上席的老者或尊者,然后依次斟酒,开席时先喝个门杯,然后由主人一一向客人敬酒,先长后幼,主家成员凡能端起酒杯的,几乎都要上阵敬酒。此种酒俗,常常使客人酩酊大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便开始划拳、行令、打通关。划拳的形式和种类很多,最简单的是“打扛子”,即“杠子、老虎、鸡和虫”、“石头、剪子、布”。还有什么“哥俩好”、“螃蟹拳”、“大压小”,打通关最能显示喝酒的豪气。酒桌上为表示诚意,打通关者和每个人都要碰一杯或几杯酒,一个通关下来,少则七八杯,多则几十杯。酒量一般的人,是绝不敢主动打通关的。

  饮食礼仪

  汉中民风淳朴,热情好客,非常注重待客的饮食礼仪。凡亲朋好友登门,必盛情款待,以家中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若家境窘迫,也要东赊西借,把客人招待好,讲究“穷过日子富待客”。亲友进门,首先让坐、沏茶、敬烟。然后,要烧一碗喝的,多是醪糟煮鸡蛋,或一碗糖水荷包蛋。随后便要张罗正餐。正餐往往是丰盛的,少不了七碟八碗,酒更是不可缺少的。

  正式宴席,如婚嫁、丧葬、祝寿、满月等红白喜事,则更为排场。主人大都要事先精心筹划,拟定菜谱,或按一定的宴席规矩准备。杀猪宰羊,准备充裕的鸡、鸭、鱼、海味、蔬菜等,酒自不必说了。若来客较多,须请专门厨师操作,蒸、炖、焖、熘、炒、炸、拼盘,各种花色力争齐全。

  宴席的规矩和出菜的顺序也有讲究。糖果瓜籽、茶水香烟是上菜前的必备,然后是素荤搭配的凉盘,取吉祥数,多为六碟或八盘。热菜一般是笼蒸的红烧肉、米粉肉、酥肉、红焖肘子、清蒸鸡、鱼为主打,辅之以各色炒菜穿插上桌,最后一道菜一般是汤菜,谓之送客菜。品盘的摆法也有讲究。比如常见的“八大件”,四碟荤菜放四角,四碟素菜以色分“上青下白”,按质地分“上叶下根”。若摆错顺序或放错位置,也会遭到讥斥。在山区还有吃“龙凤头”的习俗。当全鸡、全鱼上桌后,鸡头(凤头)和鱼头(龙头)须让坐上席的老者享用。同时,上菜的鸡头、鱼头正对准谁,谁就得和鸡尾、鱼尾对准者先饮一杯头尾酒。上菜后一般须由上席的老者、尊者先动筷开席。

  客人入席就坐也有规矩。桌子务须摆正安稳,每席8人、10人或12人。座位讲究主、宾席。一般以“横木为上”或“背靠中堂,面向大门为上”。主席为贵客和尊者、长者坐位,主席位中以右为尊,左次之。主人一般居下位。待上下位坐定后,两边的侧位可随便就坐。有的还有男女不同席、父子不同席或父子不能同坐主席的讲究。爷孙则可同席和同坐上席,称“老少席”。婚礼筵席,新娘的娘家人必坐主席,以示尊重。丧葬筵席,若去世者为女性,则前来吊唁的娘家人坐主席;若为男性,则族中长者坐主席。如果坐错了席位,轻则为人耻笑为“不懂礼仪”,重者甚至会不欢而散,令主家难堪。上菜应从侧席与下席之间,不能从主位处上菜。敬酒、奉菜则先从主席开始。

  在汉中饮食文化活动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通常称之为“知客”。《辞海》谓“知客”:“旧时专管招待宾客的人。”在乡村民间众多礼仪活动中,尤其是红白喜事,知客承担整个礼仪活动的组织实施,代主家发号施令,主持全盘事务。一个好的知客,必须察言观色、八面玲珑、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会为主家操心,给筵席添彩。山区场院小,客人多,酒席常开数轮,称为流水席。每轮酒席开始,知客都要席前致礼仪词。在他们的张罗下,能使红白喜事活动有条不紊,特别使酒酣耳热者心情激荡,达到一醉方休的效果。

  笔者曾在宁强庙坝参加过一次农家婚礼,见证了知客的巧舌如簧和烘托气氛。婚宴前,知客强调:“家有百客,而无百主;各有分工,各行其职;偷懒耍滑,耽搁事情……”;婚礼上,知客道:“阳光灿烂,礼炮连天;门当户对,龙凤成双……”;婚宴上,知客道:“高朋落座,开怀畅饮;蓬荜生辉,喜上加喜……”;婚宴结束,知客还会代主家答谢婚宴厨师:“各位大厨,手艺高强;精刀薄切,盐味恰当;蒸煮炸炒,门门像样;火功到家,十里闻香。客人吃得满意,你为主家争光。”

   据考证,知客叫法源于佛教。在延绵不断的民间庆典活动中不断地兼收并蓄,并日臻完善,形成汉中独有的知客礼仪体系。礼仪词多以民谣体为主,句式结构无严格规定,以道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为原则。其词格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为主,也有九字句,散文句式作开场白或词间转换加杂其中。插科打诨,平添气氛;善意提醒,确保顺利。知客礼仪在上世纪50年代前,当处于高潮阶段,之后日渐式微,现已处于濒危阶段。还好,在汉中市群众艺术馆的抢救性发掘下,一本厚重的汉中《巴山乡村婚礼知客司礼仪词》得以出版,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悠久的汉中历史,产生了丰富的汉中饮食,南北兼之的地理环境,也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汉中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汉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整理中传承,在传承中发扬,为汉文化增光添彩。

  


主办单位: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民主街43号市政府1号楼1楼
联系电话:0916-2626159   传真:0916-2626195   邮箱:hzzfyjs@163.com

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6107000007
汉中网安:61230001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428号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