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中市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与思考
2020-07-16 11:58
来源: 研究室
   访问量:
打印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全面掌握我市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近期我们深入部分镇村开展了调研。

  一、全市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截至目前,全市有农业人口245万,其中农村劳动力近160万人,本地农业和非农领域从业人员约40万人,常年富余劳动力约110万左右。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31.42万人,创经济收入782.6亿元,约占全市GDP的16%,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4.8%。从分布来看,县外省内劳动力转移占总数的17.16%;省外占总数的56.64%;就近就地转移占总数的26.18%。省外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广东、上海、江苏、新疆等地区,从事建筑、采矿、机械、电子等30多个行业的60多个工种。

  (一)劳务输出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的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多措并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全市每年稳定在外务工80万人左右,年创经济收入190亿元左右,劳务经济收入约占全市GDP的16%。劳务品牌创建力度加大,培育的“秦巴汉子”、“秦巴茶艺”、“汉家嫂”等劳务输出品牌成为全国知名劳务品牌,每年带动就业6万余人。全市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总体呈现“组织网络健全、输出渠道畅通、服务体系完善,品牌效应初显、返乡创业潮涌、综合效益跃升”的良好态势。

  (二)劳务输出动态管理服务制度基本建立。市上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动态登记、管理和服务机制,明确“求职需求清单”“岗位供给清单”,促进有序流动。筛选9家优质诚信的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市场大厅,引进智慧就业速聘机,建成市智慧人力资源市场,全天候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服务,实现求职“线上+线下”、就业“一条龙”服务。协调集中输入地设立“城固之家”等机构,提供求职择业、权益保障、法律援助等服务。注重特殊困难劳动群众,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政策,2019年开展“春风送岗位、惠民促就业”活动期间,为497名外出务工困难人员垫支路费,提供针对性服务,实现特困群众“零成本”就业。

  (三)劳务输出网络体系构建梯次推进。抢抓通汉协作有利时机,叫响“外出务工、首选南通”品牌,2019年输送到南通就业参保人员1431人。全市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务工超过20万人。在稳固长三角、珠三角等劳务合作基础上,积极拓展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劳务合作,与天津市、烟台等地签订劳务合作框架协议。全市近百家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年登记招聘10万人,介绍成功就业6万余人,成功率50%以上。镇巴、南郑、西乡、宁强等县区在江苏、河南、广东、天津等地建立劳务基地,形成一批机加、电子装配、茶艺、缝纫等输出工种。

  (四)外出务工人员职业培训务实开展。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完善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建成全省首家就业创业培训“智慧超市”,构建“企业订单、机构列单、群众点单、政府买单”的“培训+就业”模式。瞄准市场需求,整合培训资源,用好培训补贴,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全市3所高校和30余所民办培训机构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举办就业前培训约2万人。立足区域特色和产业特点,培育“汉水妹子”、“秦巴汉子”、“秦巴茶艺”、“汉家嫂”等全国知名劳务品牌,年带动就业6万余人。

  (五)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叠涌。以“兴业在汉中”区域特色品牌建设为抓手,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累计发放贷款52.04亿元,贴息3.9亿元,创建信用乡村37个。扶持创业4.5万人,带动就业18.1万人。建成“市创业服务中心”暨“丝路源点.创客沙龙”,为高校毕业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全市累计建成创业孵化基地51个,累计孵化企业2120家。洋县出台优惠政策扶持自主创业,走出移民搬迁户就业致富新路子;留坝火烧店镇采用“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建成农家宾馆群和青少年自然成长营。农耕文化体验、特色民宿蓬勃发展,吸引22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六)劳务输出增收带贫效应显著。把就业作为成本最低、风险最小、见效最快的脱贫途径,紧盯16.3万贫困劳动力,精准实施“七个一批”就业措施。组织脱贫攻坚专场招聘,开展“政策送到村、岗位送到户、培训送到人、补贴送到家、温暖送到心”活动,举办以镇办和移民安置点为主的“小而精”招聘会。与南通联合建设订单定向培训基地,培训贫困劳动力2114人。开通到南通定向劳务输出“就业直通车”,统一组织体检、缴纳“五险一金”、安排专车送行,累计组织劳动力外出就业7万余人。据统计,全市12万贫困劳力通过务工摆脱贫困。我市“推送一岗、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做法入编人社部《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工作手册》。

  二、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劳务输出总体趋势减缓。与周边的达州、广元等地市相比,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4万人,而近几年劳务输出平均每年增加2万余人,扣除其它因素影响,劳务输出量增长速度低于农村劳动力增长速度,甚至出现负增长。一是部分劳动力难以适应市场就业要求。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科技创新替代部分工作岗位,而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于缺乏所需的专业技能,各地产业转型升级对低端农民工挤出效应凸显。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范围和生存理念改变,在城市工作的驱动力也发生了变化。对待遇及工作环境期望值过高,造成劳动力转移就业不畅。二是包括我市在内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质量不断提高,促使劳动力转移。当前形势下,发达地区面临经济下行和生态环保的双重压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六个三”战略部署,落实“三个六”重点支撑,我市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和良好生态的后发优势显现,县城、小城镇发展提速,部分外出人员引回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形成就业创业热潮,吸引部分农民工回流。

  (二)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低。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比重偏低,输出规模小,占比约为11.9%。大部分通过“地缘、人缘、血缘”关系介绍,外出成本高、风险大。农村劳动力外出后,大多和用人单位没有签定劳动合同,权益得不到保障,用工状况极不稳定。一是务工用工短视行为。一方面,农村劳动力为早就业多挣钱,不愿花费时间参加专业培训,而是凭借年轻体健的优势,满足于在以简单劳动付出、短期内获得一定收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并且频繁更换从事行业,就业不稳定。另一方面,企业受利益驱使,靠压低工资,增加劳动强度,购买较低层次社会保险实现低成本。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覆盖面较广,而其余险种参保率低至不到50%。大部分外出农民工所在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建筑、物流等入职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参加社会保险比例更低。二是有组织成建制的外出就业以及跟踪管理等工作不能及时匹配市场要求,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小,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不对称,同时非法职介机构的存在影响市场就业机制生态,劳务输出形不成规模,大部分为自发外出、盲目无序状态。

  (三)外出务工仍停留在低层次上。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技能缺乏,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一般多流向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电子装配、缝纫制衣、采矿、建筑、餐馆服务等技术含量低、技能要求不高的工作。一是劳动力素质偏低。全市农村15岁以上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较低,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比例更低。进城务工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2.3%,高、中专文化占20.9%,初中以下文化占76.8%。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的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择业面狭窄。二是就业前培训不到位。以技工教育为主的职业培训发展滞后,政府对就业培训投入不足,对民办培训机构指导不力,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不精准,培训后实际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培训信息无高效发布平台,导致需求人群不能及时充分培训。加之培训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劳动预备制度没有完全结合,培训后就业率不高。

  (四)自主创业层次不高。返乡创业人员因个人文化水平、资金实力、眼界目光等因素限制,创业总体水平不高,创业成功率和市场存活率不高,近年来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5年的成功率仅为3%左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规模较小、结构单一,以二、三产业为主,多是创办小规模企业,涉及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交通运输等行业。主要依靠自有结余资金,亲朋好友帮扶资金,投资10-50万元的较多。地市虽出台了优惠政策,但因前期宣传不足,导致其无法在第一时间知晓相应优惠政策,融资渠道受限。大多返乡农民工为初高中毕业的低学历人才,市场分析和产品定位及防风险能力弱、企业管理经验缺乏,造成在自主创业初期经济效益明显,但稳定性较差。

  三、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和思考

  (一)提升产业发展优势,扩大就业容量。积极拓展省外劳务市场,同时大力开拓和发展省内、市内劳务市场。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深度推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增加农村公益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大力推进“六个三”战略部署和“三个六”重点支撑,培育“四个在汉中”新增长动能,开发多元化岗位,不断增加绿化养护、社会服务、卫生保洁等城镇就业岗位。启动实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和落实奖励扶持政策,发展民营经济和服务业,有效调整与优化第三产业中物流业、餐饮行业、旅游业等,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聚焦农民工、失地农民等群体,精准分类,帮扶就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支持民办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提高办学质量。加大实习训练力度,重视实用型人才培养。落实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健全培训体系,加强技能培训,引导职校、技校、夜校和实用技术短训班,通过多种途径培训农民,提高技能素质,为有效就业奠定基础。瞄准市场急需的家政、制衣、机械加工、餐饮等重点加强技能培训,使劳务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在传统劳务品牌的基础上,培育3至5个省级知名劳务品牌。

  (三)完善职介网络,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建立统一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实现省、市、县、乡、村和全国互联互通。建立以镇(街道)村(社)为基础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和转移就业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进行需求分析和精确定位,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工作衔接,动态调整“求职需求清单”和“岗位供给清单”;推进构建人力资源产业联盟、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合作等领域的协作和交流机制,实现供需无缝对接。注重典型带动,示范引导,培育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区和重点镇。

  (四)聚焦重点群体,加大转移就业服务力度。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孵化、创业示范、创业服务,建立汉中市创业政策集中发布平台,依托各县区、中心镇等建设一批创业服务中心,支持在产业园区建设创业创新服务基地、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在全市培育创建3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5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加大信用村、镇(乡)建设步伐,扩大创业“信用贷款”覆盖面。利用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和创业示范园区、创业孵化基地补贴政策,扎实做好西乡县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工作,探索鼓励农民创业的新路子。依托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市级农民工公共就业实训基地。加大跨区域劳务交流合作力度,完善校企合作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机制,落实就业见习和顶岗实习政策。

  (五)健全公平就业竞争机制,提升就业环境。与输入地政府互相配合,改善进城务工农民的生存状态,保障进城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让他们真正享受“市民待遇”,充分发挥全体劳动力的潜能。及时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工伤保险全覆盖行动,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解决后顾之忧。加大农民工创业政策倾斜,降低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创业门槛,给予农民工创业更大的支持。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公平公开的就业竞争环境。


主办单位: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民主街43号市政府1号楼1楼
联系电话:0916-2626159   传真:0916-2626195   邮箱:hzzfyjs@163.com

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6107000007
汉中网安:61230001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428号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