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牢记谆谆教导 彰显文化担当
2020-07-16 11:59
来源: 研究室
   访问量: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强调,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强化文化担当,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汉中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要着力把握好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一是价值功能。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中,中华文化的价值功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精神追求、精神标识,贯穿其中的总题目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要求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点与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因此,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二是历史背景。从历史逻辑看,五千多年文明创造了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问题的重要启示。从发展现实看,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惊人成就,堪称人间奇迹。伟大成就令人振奋,更是激发文化自信的强大动力。因此,坚定文化自信,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和现实支撑。三是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既体现了我们党对治国理政实践规律的创新认识,又体现了对世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历史证明,文化自信从来就与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密不可分。因此,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彰明文化之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一是以活动化育知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两融入”工作,持续深化“弘六德·展六美·建三市”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结合实际建设一批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主题公园、主题街区,加快《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制定出台,推动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得行为准则。二是以阵地凝聚力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以学习传播科学理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开展特色志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措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内化为群众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三是以榜样引领风尚。榜样是鲜活的价值观。持续做好“好人”系列典型人物的推荐、评树、宣传活动,尤其是加大最美系列人物之最美战“疫”人的表彰宣传,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同时,建立健全失信失德行为惩戒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四是以精神滋心淬魂。爱国主义是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学习弘扬延安精神、西迁精神、张富清老英雄精神,深入开展“立足本职争一流、爱国奋斗多奉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用信仰力量坚定前进方向,用爱国主义凝聚奋斗力量,激发干群投身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的生动实践。

  三、强健文化之体,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壮大文化产业。紧扣“四个在汉中”战略,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四个一”培育工程,做大重点园区,推动兴汉新区以汉文化、滨江新区以文化创意电竞动漫、城固以乐器制造为主导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做强龙头产业,扩容提质印刷包装、工艺品生产、文化演艺等产业,让新兴产业强起来、传统产业活起来;做优文化创意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提升文创研发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实力。二是创作文艺精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创作源泉,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潜心创作,用心用情用功推出一批反映时代特色的精品力作,为伟大时代立传。特别是着眼建党100周年,挖掘革命红色资源,用纪录片、专题片、文学集、故事丛书等方式讲好汉中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三是深化融合发展。大力实施“文化+”行动计划,加快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体育等深度融合,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积极发展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等新兴产业,培育创意文化等新型文化业态,努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四是加大文化惠民。用好用活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农家书屋、百姓大舞台等文化阵地,做好天汉文化中心党史馆、通史馆、城展馆、非遗馆布展工作,开展数字图书馆、移动书香车服务,提升天汉大舞台、月月喜相逢等群众性活动水平,加大文化惠民演出、公益电影放映等覆盖面,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四、扛牢文化之责,切实传承弘扬历史文化遗产。一是留住文化根脉。加快制定《汉中市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意见》,实施重点文保工程建设,切实守护好西汉三遗址、张骞墓、汉魏十三品摩崖石刻等历史遗存,保护好青木川、华阳、骆家坝等特色文化名镇,传承好汉中民歌、汉调桄桄、藤编、羌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根脉照进现实。二是传承文明记忆。运用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表现方式,推动博物馆、展览馆等数字化、动漫化,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深入挖掘汉中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内涵,积极筹拍《烽火天汉》《汉中遗韵》等纪录片,公布一批革命文物名录,探索“互联网+优秀传统文化+文物教育”等体验平台,促进历史文化宣传普及。三是讲好汉中故事。深化与中省主流媒体的交流合作,讲好以张骞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故事、以朱为代表的生态文化故事、以汉文化旅游节为代表的节会故事,通过高端传播、全民传播、精准传播,让汉中故事“走出去”、传得更远,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魅力,不断提升汉中文化软实力。


主办单位: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民主街43号市政府1号楼1楼
联系电话:0916-2626159   传真:0916-2626195   邮箱:hzzfyjs@163.com

陕ICP备14003207号-2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6107000007
汉中网安:61230001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428号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